基本信息
秭歸縣地處湖北省西部,三峽工程壩上庫首,是著名的“中國臍橙之鄉”“中國絲綿茶之鄉”“中國詩歌之鄉”“中國龍舟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最美外景地”“中國天然氧吧”。秭歸是三峽工程移民大縣,動態移民達10萬之眾。全縣轄12個鄉鎮、12個居委會、167個行政村、1095個村民小組,土地面積2274平方公里。2024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35.53萬人。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11.90億元,同比增長14.5%。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9%;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比上年增長12.2%;全年社會消費品同比增長5.8%。
歷史文化厚重。據《水經注》記載:“屈原有賢姊,聞原放逐,亦來歸……因名曰姊歸”,“秭”由“姊”演變而來。秭歸是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這里出土了7000多年前的“太陽人”石刻,誕生了偉大愛國詩人屈原,走出了民族和平使者王昭君,孕育了革命先驅夏明翰。屈原故里端午習俗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區位優勢獨特。秭歸“上控巴蜀,下引荊襄”,自古以來就是長江中上游的交通咽喉。三峽工程建成后,秭歸區位優勢日益凸顯,承擔著呼應漢渝、三峽中轉的重要使命。隨著三峽水運新通道、三峽樞紐茅坪港疏港鐵路、十宜高速、漢渝高速等項目的建設,秭歸將成為三峽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核心區。生態責任重大。長江干流橫貫全境64公里,有長江一級支流8條249公里,縣城緊鄰三峽大壩,與引江濟漢工程取水點同庫同源。秭歸是國家級重點生態功能區和三峽庫區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肩負著確保“一江清水東流、一庫凈水北送”的重要使命。產業特色鮮明。以綠色食品、光機電、清潔能源、建筑建材、文旅和健康為支撐的“4+1”現代產業體系正在加快形成。尤以臍橙產業獨享盛名,秭歸是全國唯一的四季鮮橙產地和最大的晚熟臍橙產區,臍橙種植面積40萬畝、產能100萬噸、產值200億元,涌現出柑橘產值“億元村”12個,“秭歸臍橙”先后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等10多項國字號榮譽。長江三峽、三峽工程、屈原文化三大世界級的文旅資源匯聚疊加,現有A級景區5個,其中5A級景區1個,連續6年入選“中國縣域旅游綜合競爭力百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