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事業
【社會事業】2024年,秭歸縣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26.75億元,占GDP比重11.5%。全年全縣專利授權量240件,其中企業225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3.03件,每萬人高價值專利擁有量為1.32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7家,培育高新后備企業第一梯隊30家,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51家。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65所,在校學生29439人,專任教師2382人。其中,普通中學17所,在校學生10297人,專任教師1032人;中等職業學校1所,在校生2245人,專任教師183人;小學21所,在校學生12061人,專任教師846人;幼兒園25所,在園幼兒4753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83人,專任教師28人。參加高考人數1491人,上二批線950人(含上一批線394人),本科上線率64%。年末全縣在文化和旅游局登記的文化館1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2個,公共圖書館1個,公共圖書館總藏書40.16萬冊。組織開展文化惠民活動349場次,惠及群眾17.1萬人次。創作《橙花》《摸秋》《蘭花頌》等文藝作品115件,《敲起琴鼓勁逮逮》參加“為人民綻放”國家藝術基金成立10周年優秀節目展演。14件攝影作品登載省級以上新聞媒體,其中《三峽大壩泄洪》《三峽絕壁公路》入選“萬里長江繪宏圖”首屆長江攝影大展。實景劇《峽江號子聲》獲第四屆宜昌藝術節“文華獎”一等獎、歌舞詩《秭歸印象》獲三等獎;舞蹈《踩霞》入圍省“群星獎”決賽。薅草鑼鼓《田間放歌》獲“知音湖北 和美鄉村”民歌展演一等獎。“文旅秭歸”微信公眾號等連續上榜湖北區縣文旅政務新媒體榜單前三名。公眾號總閱讀量達31萬余次,視頻號瀏覽量突破136萬,抖音號總瀏覽量1338萬,“秭歸旅游”微博閱讀總數突破1279.3萬。開展“圖悅童心”“屈子吟誦”“流動書香”“秭圖開卷”“智慧銀齡”等主題閱讀推廣活動近200場次。組織”閱見長江 讀懂中國”長江讀書節第五屆講書人大賽、“創新小人才”親子共讀等閱讀推廣賽事10余場次。新增圖書5958冊、報刊雜志202種,打造城市書房及景區分館1家,新建館外流通點6個。舉辦“書墨飄香過新年·樂莫樂兮鬧元宵”、“2024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致敬經典·大端午10年”惠民展演、“遇見楚辭·閱動秭歸”主題閱讀、“第二屆秭歸民間文化藝術周”等大型文化活動10余場。舉辦2024年國際劃聯龍舟世界杯暨2025年成都世界運動會龍舟項目資格賽、2024年國際籃聯三人籃球挑戰賽、2024年全國老年人持杖健走科學健身指導活動(湖北秭歸站)等國際國內體育賽事28場。全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272個,其中醫院4個、疾病預防中心1個、衛生院11個、診所66個。衛生機構床位數2297張,每千人擁有床位數7.4張;衛生機構人員數2251人,衛生技術人員2196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997人,每千人擁有執業醫師3.2人;注冊護士1117人,其中衛生防疫人員392人。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41元,比上年增加1372元,同比增長5.6%,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18元,比上年增加1536元,同比增長4.2%,人均消費支出27092元,同比增長4.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7元,比上年增加1051元,同比增長6.5%,人均消費支出15304元,同比增長2.4%。全年全縣城鎮新增就業人員6211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604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年末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8.83萬人;農村居民養老保險15.56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3.46萬人;工傷參保3.01萬人;生育保險參保2.28萬人;失業參保2.34萬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實際參保26.5萬人。全年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4284人,其中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3232人。在冊城鄉特困人員2351人,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69人。全年發放社會救助資金12481.7182萬元,其中城鄉低保資金6852.9409萬元,特困供養資金5049.4942萬元,兒童福利資金144.3011萬元,臨時救助資金434.9820萬元。2024年發放老年福利資金923.6420萬元,殘疾人“兩項補貼”1189.08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