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歸縣2023年第四季度直達資金預算執行監控分析報告
為貫徹落實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加大重點支出保障力度,增強基層財政保障能力,強化風險防范,切實兜牢基層“三保”底線。確保直達資金直達基層、直接惠企利民,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現結合我縣實際,將2023年第四季度直達資金工作報告如下:
一、分配執行情況
(一)2022年結轉情況
2022年直達資金指標余額12238.59萬元,截至12月結轉金額11871.10萬元,結轉進度為97%,其余指標已全部收回;已支出金額3883.45萬元,支出進度為32.7%。
(二)2023年執行情況
截至12月27日,秭歸縣收到直達資金共計122039.82萬元,所有資金全部分配下達,分配率100%,已支付104420.21萬元,支付進度為85.6%。具體執行情況如下:
1.支持基層落實減稅降費和重點民生等專項轉移支付。該資金總量2965萬元,已全部支付完畢,支出進度為100%。具體為(1)增值稅留抵退稅資金轉移支付2732萬元,已全部支付完畢,支出進度為100%;(2)其他減稅降費資金轉移支付233萬元,已全部支付完畢,支出進度為100%。
2.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該部分資金總量為59728萬元,已支付48324.11萬元,支付進度為80.9%。具體為(1)車輛購置稅收入補助地方資金52萬元,全部支付完畢,支付進度為100%;(2)耕地建設與利用資金9237萬元,已支付4247.88萬元,支付進度為46%;(3)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2709萬元,全部支付完畢,支付進度為100%;(4)困難群眾救助補助經費7289萬元,已支付7158萬元,支付進度為98.2%;(5)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補助經費2930萬元,全部支付完畢,支付進度為100%;(6)醫療救助補助資金1736萬元,已全部支付完畢,支付進度100%;(7)學生資助補助資金978萬元,已支付611.81萬元,支付進度為62.6%;(8)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4664萬元,已支付4092.63萬元,支付進度為87.7%;(9)成品油稅費改革轉移支付3881萬元,已支付2935.43萬元,支付進度為75.6%;(10)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補助經費7966萬元,全部支付完畢,支付進度為100%;(11)中央財政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補助資金5237萬元,已支付2093.25萬元,支付進度為40.0%;(12)優撫對象醫療保障經費80萬元,全部支付完畢,支付進度為100%;(13)優撫對象補助經費1489萬元,已支付1351萬元,支付進度為90.7%;(14)就業補助資金2568萬元,已支付2227.46萬元,支付進度為86.7%;(15)農業防災減災和水利救災資金146萬元,已支付11.94萬元,支付進度為8.2%;(16)林業改革發展資金3219萬元,已支付2723.19萬元,支付進度84.6%;(17)林業草原生態保護恢復資金600萬元,全部支付完畢,支付進度為100%;(18)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1640萬元,已支付1466萬元,支付進度為89.4%;(19)殘疾人事業發展補助經費121萬元,已支付109.70萬元,支付進度為90.7%;(20)計劃生育轉移支付資金2850萬元,全部支付完畢,支付進度為100%;(21)基本藥物制度補助資金257萬元,全部支付完畢,支付進度為100%;(22)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265萬元,已支付240萬元,支付進度為90.6%;(23)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498萬元,于12月27日下達到我縣,暫無法形成支付。
3.一般性轉移支付。該項資金總量為49353.82萬元,已支付47221.73萬元,支付進度為95.7%。具體為(1)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23132萬元,全部支付完畢,支付進度為100%;(2)生豬(牛羊)調出大縣獎勵資金412萬元,已支付176.41萬元,支出進度為42.8%;(3)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23019.82萬元,已支付21123.31萬元,支出進度為91.8%;(4)疫情防控財力補助資金2790萬元,全部支付完畢,支付進度為100%;
4.專項轉移支付。該項資金為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9309萬元,已支付5753.62萬元,支付進度為61.8%。
二、政策效果
強化“準”的特性,引導直達資金精準滴灌。嚴格按照上級要求,牢牢盯緊直達資金流向,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不斷用“加速度”織密惠企利民的保障網,讓越來越多的群眾真正感受到公共財政政策的陽光雨露。
(一)保障義務教育公用經費,促進教學正常有序開展。截至12月,城鄉義務教育補助費及學生資助補助經費支出4704.44萬元,主要用于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培訓費、水電費、辦公耗材等公用經費,彌補了縣級財力不足,充分保障了全縣義務教育教學活動正常有序開展。
(二)支持重點項目建設,完善交通基礎設施。車輛購置稅收入補助地方資金52萬元,主要用于三年消危行動危橋改造工程設計費及工程費;成品油稅費改革轉移支付支出2935.43萬元,主要用于我縣國省干線小修保養項目工程。保障了我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養護,改善我縣道路交通條件,方便老百姓出行和農產品運輸。
(三)保障退休人員待遇,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中央財政補助資金、中央財政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補助資金按文件要求及時撥入社保專戶,機關養老保險財政補助資金支出2930萬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財政補助資金支出7966萬元,補充社保基金收入,保障待遇及時支付。
(四)用好直達資金,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我縣認真執行公告公示、補貼數據審核等流程,通過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系統,安全高效兌付2023年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4212萬元。充分調動全縣農民自主保護耕地、提升地力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不下降。
(五)全面落實就業政策,保障基本民生。截至12月,就業補助資金支出2180.90萬元,其中,發放公益性崗位補貼439.75萬元;購買公共服務業成果331.82萬元;兌現培訓生活補貼、見習補貼、培訓交通補貼、“春風行動”活動經費、“穩就業定增收”活動經費等合計770.10萬元,培訓補貼惠及企業28家;兌現企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補貼156.08萬元,惠及4家企業;支付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483.15萬元。落實就業幫扶政策,全方位、各方面做好就業扶持工作,為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努力,為穩就業保民生提供堅實支撐,做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工作,助力鄉村振興。
(六)關愛弱勢群體、優撫對象,促進軍民和諧,保障民生安定,維護社會穩定。截至12月,困難群眾救助補助經費共發放7158萬元,主要用于發放1-12月城市特困、臨時救助、農村低保、城市低保,2023年城市低保春節慰問金,城市特困分散供養護理費,城市低保邊緣家庭物價補貼,直達資金發放及時高效,救急解難,為生活無著人員提供救助;醫療救助補助資金發放1736萬元,用于社會福利和救助,保障了困難群眾參保資助和基本醫療服務需求,確保了救助對象享受到醫療補助待遇;優撫對象補助經費發放1351萬元、優撫對象醫療保障經費80萬元,主要用于發放殘疾軍人、“三屬”人員、參戰參試人員、在鄉復員軍人、帶病回鄉退伍軍人、年滿60周歲的烈士子女、60歲以上農村籍退役士兵等七類人員的補助,在關愛、激勵軍人方面有著重大意義。
(七)下沉財力保基層運轉。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支出19822萬元,主要用于發放工資福利兜牢兜實“三保”底線,確保基層正常運轉。
(八)支持幫扶企業,激發市場活力。截至12月,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支出5753.62萬元,主要用于創業擔保貸款貼息項目。貸款貼息資金有力增強了市場主體干事創業熱情,解決個人就業創業貸款難問題,促進了城鄉勞動者積極就業創業。
(九)財力保障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截至12月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支出21123.31萬元,主要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小額貸款貼息。其中高標準農田建設補助資金支出1566.95萬元,用于工程建設項目款、農民工工資、項目監理費、質保金等;產業發展資金支出6108.67萬,用于支持全縣茶葉生產加工、柑橘產業路建設及柑橘園設施配套建設、甜柿、花椒、蔬菜、鱸魚、石榴等基地產業配套、電商物流、冷庫倉儲等項目,及鄉村振興項目設計費、臍橙產品宣傳廣告費等,通過助力產業發展,增加農戶經濟收入,推進鄉村振興;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支出3456.36萬,用于農村公路提檔升級、人蓄飲水、灌溉水源鞏固、公路硬化等項目,解決了群眾出行難、貨物運輸難等問題,降低運輸成本,增加經濟收入;貸款貼息資金支出65.15萬元,用于支付2023年第一季度脫貧小額信貸貼息資金,對脫貧戶小額貸款給予貼息,通過信貸政策支持脫貧人口發展產業,穩定脫貧致富;市場主體培育資金支出89萬元,用于2022年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示范創建獎補,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助力鄉村振興。此項資金為改善人居環境,支持產業發展,提高農村生活水平,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鄉村振興打開了新局面;收回存量資金支出340萬元,主要用于沿水河橋至白家河段改建工程建設;特色產業獎補資金支出534.89萬元,主要用于2022年特色產業獎補品牌建設項目及農產品倉儲項目補貼;鄉村振興銜接資金2615.86萬元,主要用于鄉村振興項目設計費、建設費及監理費等;雨露計劃資金190.50萬元,用于2023年春季學期“雨露計劃”職業教育補助;大梅公路改建工程3253.07萬元;6-9月農村低保及特困2617.86萬元;秭歸臍橙央視新聞頻道廣告宣傳費用143萬元;煙農優質煙葉補貼54萬元;農村供水保障資金66萬元;水質凈化設備及管材采購22.01萬元。
(十)落實減稅降費,緩解收支矛盾。截至12月底支出基層落實減稅降費資金已支付2965萬元,按照資金管理辦法,統籌用于主要用于機關事業養老保險補助,彌補了我縣因落實小微企業留抵退稅政策造成的財政減收,緩解了我縣收支矛盾,保障了我縣財政平穩運行。
(十一)保障居民住房安全,提高平均居住水平。截至12月底中央財政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資金支出2093.25萬元,包括老舊小區改造支出2086.20萬元,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支出7.05萬元。主要涉及:秭城小區、人武部宿舍小區、金家灣居民小區、建筑總公司小區、新城華府小區、食品廠王家灣小區、銀杏花園小區等多個老舊小區的舊房改造項目,有效提高了人均居住水平,保證了整體改造項目穩步有效進行,推動了其他改造工程項目進度;公共租賃住房保障主要用于租賃補貼、廉租房配套工程,有效保障了部分人群的住房需求。
(十二)用好調出大縣獎勵資金,促進生豬產業持續發展。截至12月底生豬(牛羊)調出大縣獎勵資金已支付176.41萬元,主要用于支持非洲豬瘟防控及生豬大縣獎勵,有效利用獎勵資金,促進我縣生豬產業可持續發展。
三、經驗做法
(一)統籌協調,加強組織保障。我局對財政直達資金管理高度重視,專門挑選局內業務能力強的干部從事此項工作,局領導以專題會議、工作會議等形式,研究解決財政直達資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督促、協調相關股室和部門按要求抓好工作落實,確保取得實效。
(二)落實責任,建立工作機制。按照上級財政部門內部職責分工,我局結合實際,進一步將資金指標的分配下達、資金支付、支出關聯匹配、預警問題處理等各個環節的責任明確到股室、到責任人,建立依托直達資金動態監控系統,由國庫牽頭,相關業務股室密切配合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為做好財政資金直達工作打下基礎。
(三)細化措施,加快工作進度。按照年初相關工作要求,我局積極采取措施加快工作進度:一是及時分配下達指標。在上級資金下達后,迅速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安排資金,及時將指標分配下達到項目到單位。二是積極溝通協調。加強與預算單位溝通,采取電話、QQ、通報等方式告知提醒支出進度較慢的部門預算單位,督促預算單位加快項目實施和資金撥付,確保直達資金及時發揮效益和作用。三是及時導入信息和支出關聯。預算文件下達及資金支出后3個工作日及時將信息導入監控系統,及時準確錄入惠企利民補助發放信息,及時做好系統支付數據關聯匹配。
四、下一步工作建議
(一)完善直達資金管理體系。一是從上至下明確預算單位在直達資金管理中的責任,建立完善對預算單位的通報、督辦機制,增強預算單位對直達資金管理的責任意識和重視程度。二是建立多部門聯動、對接的工作機制,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協調和信息共享,做好資金下達、使用、撥付等各個環節的監督管理。
(二)督促單位加快項目進度。加強與項目單位溝通、協調,督促項目單位落實主體責任,持續推進項目實施和支出進度,切實提高資金支出進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梳理直達資金未支出項目,建立項目清單,測算支出進度,督促股室及時對接單位,加快支付進度。
(三)提高監控系統使用效益。進一步優化監控工作流程和完善監控系統,對接相關系統數據,簡化操作流程,實現數據自動傳遞、自動關聯匹配,提高支出關聯的準確度和工作效率,減輕基層工作人員工作量。
秭歸縣財政局
2023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