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歸縣直機關黨組織和黨員服務全縣重點工作 點燃“紅引擎” 激發新動能
12月19日,冬日暖陽下,行走屈鄉大地,三峽翻壩鐵路建設熱潮噴涌,西南片區產業園拔節生長,老舊小區內電梯加裝有序推進,居民幸福指數持續飆升。
今年以來,秭歸縣深入貫徹落實省委“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要求和市委“筑堡工程”部署,干部充電提能力,將“堡壘”筑到最前沿,黨員沖到第一線,推動機關黨建“走在前、作表率”落實到全縣基層治理、經濟發展等重點工作領域,激發出強大“紅色動能”。
以屈原精神 為干部“蓄能充電”
8月底,屈原文化課堂上座無虛席,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向宜兵解讀了屈原廉潔思想。
開課前,來自縣審計局的年輕干部謝雨青就以個人自學方式,認真研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
“作為屈鄉青年,如何爭做屈原廉潔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踐行者”“如何將屈原廉潔精神活化為可看、可聽、可互動、可傳承的精神食糧”……課后,謝雨青和其他學員以現場演講、熱點訪談、青年干部論壇等方式學習討論,直面問題、踴躍發言、相互啟發,氣氛熱烈。
定時給黨員干部能力“加油”、精神“充電”必不可少,但人員少的單位學習組織難、氛圍不濃、效果不佳,如何有效化解這些問題?
縣委直屬機關工委依托“屈子學堂”大學習活動,深入挖掘屈原精神,以逐句解讀屈原詩詞、情景劇等視聽結合、集體誦讀、現場互動的形式,創新舉辦了“屈子學堂——屈原文化課堂”。
“通過組建縣直機關大學習組,建立每月集中學習制度,實現場地、師資等資源整合。”縣委直屬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韓永新介紹,文化課堂已開展5期,32個縣直一級單位的1200多名黨員干部參加學習。
“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昧”“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審計局每層樓,楚辭離騷、廉潔自律、審計法律等圖文躍然墻上。謝雨青說:“這時刻提醒著我們要向下扎根、向上生長,不斷提升工作質效。”
各縣直部門圍繞屈原修身箴言中與本單位工作聯系緊密的詩詞打造文化陣地,一幅幅精美生動的畫面刻在了墻上,印在了黨員干部心里。
黨員沉下去 共繪治理“同心圓”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當群眾需要時,秭歸黨員干部們大聲叫響“我先上”!
走進秭城小區,只見路面寬闊整潔,樓房錯落有致,難以看出這是已有20余年歷史的老舊小區。
過去,居民滿意度低、業主參與治理率低,小區工作推進艱難。
縣鄉村振興局聯系該小區,下沉黨員通過挨家挨戶走訪,發現一系列問題的根源在于居民“以往都是單位管”的意識根深蒂固。
“當務之急是建強組織體系,讓居民參與有支撐。”下沉黨員們“對癥下藥”,組織召開業主委員大會,居民共同推選出小區自管理事會。自管黨員、下沉黨員、網格員公示上墻,小區自管自治有了“主心骨”。
“小區環境大變樣,但總感覺沒有歸屬感”。針對居民訴求,下沉黨員迅速“接單”。
8月初,一場“怎么建驛站,由您說了算”的夜話召開。
這一次,居民們你刷兩面墻、我拿出家里的一套圖書來裝飾,廢棄屋“搖身一變”為集議事廳、娛樂室為一體的“幸福驛站”。
下沉黨員趁熱打鐵,再次召開夜話,協商通過“公益積分”形式激發居民參與治理熱情。很快,在這個60歲以上老人占比達7成的小區組建起4支服務隊。
黨員聚力,邁出秭歸老舊小區蝶變“關鍵一步”。秭歸按照“全面覆蓋、調強補弱、突出重點、精準對接”的原則,對單位聯系小區進行了優化。137個縣直單位的1092名干部加入筑堡工作隊,組建小區“大支部”85個、樓棟黨小組495個,確定黨員中心戶1372人。
一枚枚黨員徽章熠熠生輝。下沉黨員們帶頭發動群眾融入治理唱主角,在解決好群眾身邊小事中推動實現“鄰里一家親”。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由縣直聯系單位和下沉黨員干部牽頭解決小區停車難、環境差等問題達856件。
黨建+業務 助力經濟“加速跑”
在海拔2000米的云臺荒上,一座座高塔矗立在藍天白云之下,巨大的葉片迎風轉動。
“真沒想到這么快退稅就到賬了,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國家電投集團秭歸綠祥新能源有限公司法人羅峰說,因前期資金投入密集,公司現金流出現困難。
縣稅務局窗口對企業耐心宣傳政策,進行面對面、手把手填報輔導,僅兩天時間留抵退稅直達企業賬戶。
“營商環境也是生產力。”縣政務服務中心探索“黨建+窗口+業務+志愿服務”工作模式,以窗口抓黨建,以黨建促服務。
在中心103個窗口,黨員佩戴黨員徽章,點亮窗口的“黨建之燈”。
“我們以‘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的工作方式,先后組建黨員先鋒隊、設置黨員示范崗。”縣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局長譚家龍介紹,中心配齊3名黨支部書記和9名支部委員兼黨小組長。
面向全體窗口工作人員開展的政務服務勞動競賽,中心每季度都會進行,“紅旗窗口”“黨員示范崗”“最美店小二”流動銘牌在窗口亮起來。
“企業下班我上班,辦事時間無斷檔”。自設立“黨員志愿服務崗”以來,中心累計在休息時間為企業提供服務110小時,辦理事項336件。
開辟綠色通道、推進“一事聯辦、一窗通辦、六多合一”,助力企業跑出“加速度”。目前,全縣實現辦件時間總體壓縮92.2%以上。
這只是秭歸全面推動機關黨建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黨建為引領,激活出發展新動能的縮影。
數據顯示,目前全縣6831名機關黨員干部到服務產業發展、招商引資、鄉村振興等一線,為市場主體解難題1082個,招商引資項目46個、協議投資額達436.89億元。
三峽日報通訊員 鄒媛 尤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