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小區好辦事 幸福生活齊打造
本網訊(記者 王小明 史麗)秭歸縣茅坪鎮長寧社區新城華府小區有居民近1500人,人數多、體量大,很多人雖同住一個小區多年,卻彼此都還不認識。隨著今年共同締造理念的深入人心,小區居民們團結一心,把新城華府打造成了一個“熟人”小區,大家鄰里和睦、親如家人,共建共享幸福生活。
建設幸福小區、實現共同締造,需要大家共同參與、團結協作,彼此不認識可不行。為此,小區聯系單位縣教育局以及長寧社區便在新城華府小區推行“創熟”理念,培育小區文藝組織,讓居民們通過參加合唱團、瑜珈隊、舞蹈隊來認識彼此,最終在小區形成“認得到人、敲得開門、說得上話、托得了事”的良好氛圍。
70多歲的小區居民程阿姨負責教大家瑜珈,她的老伴兒因為經常義務為大家清掃場地、放音樂、做瑜珈隊的后勤工作而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向校長”。融洽的夫妻關系、舒心的瑜伽音樂讓小區居民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到瑜珈隊的活動中來。
除了瑜珈隊,小區居民還自發組建了一支120多人的合唱團。今年國慶期間,小區居民齊唱紅歌的視頻讓新城華府小區火遍了朋友圈。
關系親近了,一切事情都好商量。如今,越來越多的居民主動加入到各種志愿服務隊伍中來,你幫我收個快遞,我幫你照看孩子;我送你幾棵自家種的青菜,你送我幾個鄉下剛摘的新鮮水果……鄰居處成了親人,幸福小區的雛形正在形成。
隨著幸福小區建設的持續推進,居民們又開始共同謀劃打造小區幸福驛站。退休老人熊作泉率先捐款,掀起了居民共建幸福驛站的熱潮。居民鄭林華給幸福驛站捐了一臺42寸的大彩電,方便驛站開展各項活動。還有居民從家里搬來各種精美的物品裝飾幸福驛站。大家有力地出力,有物的捐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幸福驛站有了幸福的味道、有了家的味道。
聯系小區責任單位縣教育局表示,下一步將繼續以改善群眾身邊、房前屋后人居環境的實事小事為切入點,以文明創建為抓手,用好“共同締造”的金鑰匙,一體推進共同締造活動和筑堡工程,努力將新城華府打造為共同締造示范小區,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