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畹溪鎮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及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十四五”時期是九畹溪鎮鞏固提升全面小康水平,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期。科學編制和實施好“十四五”規劃,對于把握全鎮發展方向,做好準備迎接挑戰,實現經濟復蘇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現根據《秭歸縣“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實施方案》制定本規劃綱要。
一、新形勢中的上下求索
(一)“十三五”發展的顯著成就
“十三五”時期的五年來,九畹溪鎮緊抓戰略機遇,集聚優勢資源,順利通過嚴峻的經濟下行壓力、洪澇干旱災害、新冠疫情三重考驗,在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依靠全鎮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為“十四五”各項工作揚帆遠航、再譜新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鎮域經濟邁入新臺階
2019年全鎮實現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21萬元,年均增長5%,其中完成工商稅收入133萬元,煙葉稅收入88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6億元,培育“四上”企業1家、“四下”企業11家、個體戶120家。超目標完成“百萬游客住秭歸”任務數。全年新開工重點項目15個,竣工項目10個。全年簽訂招商引資協議2個,落地項目2個,總投資1.06億元。
2、旅游名鎮譜寫新篇章
2020年6月1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網發布了《省人民政府關于命名湖北旅游名鎮、旅游名村和旅游名街的通報》,九畹溪鎮榮獲湖北旅游名鎮命名,全鎮上下多年愿望順利實現。五年來,九畹溪鎮旅游公共服務不斷提升。三峽世家茶旅融合項目、“夢九畹”農旅融合項目和槐樹坪火車酒店等重點旅游招商引資項目主體工程建設已完工。新增旅游導覽標識標牌20余處;新建旅游公廁4座。石柱旅游公路路基已經整修完畢,芝茅路九畹溪段已基本完工。旅游宣傳促銷形式多樣。連續四年舉辦“土家趕毛狗、石柱鬧元宵”大型民俗活動;連續四年服務168km中國三峽超級越野賽;隆重舉辦“迎國慶、慶豐收”系列活動,展現了九畹溪鎮新形象;依托特色小水果采摘項目,支持專業合作社舉辦宣傳活動,豐富了旅游業態,打造了四季鄉村旅游線路。
3、精準脫貧獲得新成效
“十三五”期間全鎮精準識別動態管理建檔立卡貧困戶2140戶5161人,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脫貧。九畹溪鎮作為全縣省級扶貧交叉考核迎檢單位之一,順利接受了考評組對全鎮脫貧攻堅工作的檢查評估。對標《秭歸縣落實中央第二巡視組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意見整改工作方案》,自查認領、整改問題13個;根據國家對2018年秭歸縣脫貧攻堅成效考核整改反饋意見,排查認領、整改問題17個。特別是針對中央巡視反饋指出的我縣產業扶貧“一刀切”問題,根據全縣精準扶貧到戶項目整改工作安排,全鎮共組建14個核查專班,對各村2016年至2018年驗收兌現的1539戶到戶產業項目進行全覆蓋核查,全部整改銷號。
4、產業發展創造新局面
匯鑫柑橘、綠農柑橘成功申報綠色食品基地認證;匯鑫合作社出口備案基地認證成功續簽。完成界埡葉山茶廠項目、三峽世家紅黑茶項目建設;完成4個村的茶葉加工煤改電設備更新和茶葉加工廠房改造;仙女茶廠開工生產,促進了夏秋茶的銷售。新建柑橘園300畝,完成柑橘品改600畝,改造柑橘老果園95畝,建設水肥一體化等高標準柑橘精品示范園500畝,投資100萬元完成中陽坪村柑橘基地項目建設。驗收核桃示范戶、示范園2800畝,在核桃林下種植洋合、中藥材等590畝。新建烤煙房5棟,改造烤煙房15棟,種植烤煙1246畝,為煙農創收600萬元。
5、村鎮建設呈現新氣象
投資500萬元對集鎮污水收集系統進行完善,建設污水收集管網5000米,并結合管網建設鋪設弱電地理管網2500米;完成芝蘭片區棚戶區改造房屋綜合整治項目719套改造任務;投資1567萬元的芝蘭片區棚改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已進入管網施工階段。農村道路交通條件不斷改善。加強農村交通建設,投資1473萬元,完成道路硬化40.75公里,路面加寬5公里,配套安防設施10.4公里。大力推進“廁所革命”,全年完成農村戶廁建改2404戶,完成農村公廁建改7座,共兌現補助資金210.7萬元。周坪河小流域治理一期項目工程已完工,打造了生態景觀河道。硯窩臺村獲得“省級文明生態村”稱號。石柱村和界埡村上榜國家級森林鄉村。
6、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
全鎮村落數由過去的136個優化成124個,新建了7個村落文化廣場,設立了48個村落公示欄、紅黑榜;全年成功創建3個幸福村落示范村,2個公路養護示范村,4個清潔村,10個示范村落,村落“兩長八員”和群眾參與公益事業的主人翁意識空前釋放。切實保障群眾就業,在鎮內組織專場招聘會3次,先后組織170人參加重點企業招聘會,完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征收7562人,繳費金額236.8萬元。全年累計下撥民政各類救助、計生獎勵、移民后扶、優撫安置等各類惠農資金1271.8萬元,讓8084名農村群眾受益。完成農村福利院桂埡分院和中心院的合并工作,提高了資源利用率。
(二)“十四五”時期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在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時代背景下,九畹溪鎮“十四五”時期的發展應堅持目標導向,結合當地發展優勢,把握發展基礎性、實際性問題,不斷為“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做出努力。
黨建引領,以制度優勢應對治理挑戰。在復雜多變的社會形勢之下,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相信黨的執政理念,貫徹黨的發展方針。要加強黨建向基層黨組織延伸,緊密聯系群眾,吸引全鎮14各村優秀人才返鄉投資助理經濟建設,把握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與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確保全鎮發展在外界不可控因素影響下仍然保有巨大韌性。
鞏固成果,以持久動力實現脫貧到致富的飛躍。要持續抓好產業扶貧,著力解決扶貧產業“小而散”和扶貧產品銷路問題,充分利用“互聯網+”開展消費扶貧。加大林下經濟支持力度。強化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的帶動效應,培育一批農村新型經營主體。以此為突破確保脫貧后能有持續發展動力。
創新驅動,以現代化建設補齊發展短板,要摸清全鎮發展還存在的諸多短板,不斷提高鎮域綜合實力,提高文化旅游和農業支柱產業發展科技含量,不斷補足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努力提高村級集體經濟。全力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優環境各項工作。
著眼國內,以充足內需突破經濟桎梏。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大背景下,九畹溪鎮應著眼國內市場,挖掘潛在經濟發展資源。應充分發揮九畹溪漂流、九畹絲綿茶等著名旅游及產業優勢,著力吸引國內消費投資,利用好我國具有規模廣闊、需求多樣的國內消費市場,不斷助力九畹溪鎮的發展壯大。
全面發展,以多元化產品避免同質競爭。要充分認識我鎮產業發展的不足,在柑橘產業鏈條的形成上下苦功,以柑橘產品的多元化應對全縣同質化發展競爭。同時做好小水果發展選區規劃,避免鎮內小水果發展飽和,要充分結合各村特點,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發展道路。
汲取經驗,以完備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應對疫情影響。要通過本次抗擊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經歷,充分認識我鎮在醫療、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總量不足,均等化程度偏低的缺陷,要提前謀劃做好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建設,總結經驗加強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能力。
(三)“十四五”發展的指導思想
“十四五”規劃必須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科學指引,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將九畹溪鎮打造成“黨建強鎮、旅游名鎮、工業新鎮、產業大鎮”的四大目標而不斷努力,要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礎上不斷謀求發展,率先實現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巨大轉變。
(四)“十四五”時期九畹溪鎮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定位
——打造全域旅游服務中心,緊抓“十四五”期間發展機遇,發揮湖北旅游名鎮金字招牌影響力,在充分利用九畹溪鎮文化旅游發展方面所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及發展條件的基礎上,進一步開發旅游資源,不斷提升旅游服務質量,破解當前季節性旅游難題,形成四季全覆蓋的漂流探險游、屈原文化游、鄉村風味游、浪漫愛情游和風景廊道游的五大旅游線路。著力構建集觀光、度假、避暑、文化、休閑養生于一體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打造一座“處處是景點、時時可游玩”的全域旅游名鎮。
——打造精品農業交易中心,借力知名品牌鏈動產業齊頭發展,鞏固“九畹溪綠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成果,打造更具競爭力的茶葉品牌。積極促進煙葉生產區域調配,堅持適地適種,穩步發展好煙葉生產。不斷加快柑橘品改力度,域合柑橘早熟基地及洗果場建設項目構建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交易平臺。引導、服務、發展好小水果產業,通過小水果示范園采摘、游玩、活動舉辦等形式創新交易方式。支持探索發展中藥材、林下種植等其他特色產業,促進新培植的產業見效投產,在全縣中藥材交易市場上占據一定配額。
——打造商貿物流集散中心,優化經濟結構,大力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為芝蘭工業園區、全縣商貿流通提供便利。利用周坪集鎮45畝空閑的商業服務業用地,打造商貿物流中心區,建設農產品交易市場,配套生活住房、物流倉庫,不斷完善廣場建設、停車場建設、供排水工程、道路、亮化工程、通訊、消防、綠化等。通過秭歸縣九畹溪鎮電商物流中心建設項目,構建高效、安全、通暢的集鎮商貿物流服務體系,以此提升流通產業競爭力;擴大就業機會,促進民生改善。
——打造生態工業建設中心,要緊抓九里工業園發展飽和關鍵時期,著眼未來借力“十宜高速”互通后的便利交通條件,以及芝蘭片區境內地勢平緩,連片耕地較多,適合工業園區的落地及建設發展的地理優勢。預先謀劃做好土地調規,將芝蘭場鎮土地調整為工業用地,并配齊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水電路的改造升級。努力把芝蘭場鎮重點打造為全縣工業副中心,緩解九里工業園區發展壓力。
(五)“十四五”時期九畹溪鎮經濟社會的發展目標。
確保“十四五”期間鎮域綜合實力保持全縣前三地位。在保證經濟快速穩定發展,主要經濟指標高于全縣平均增速的同時,不斷加快城鎮化建設速度、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加快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
——旅游品牌全國馳名,要在湖北旅游名鎮的基礎上,
積極爭取省、市、縣重大活動落戶九畹溪鎮,進一步拓展旅游名鎮知名度。協調支持好九畹溪景區提檔升級項目的實施,增強景區核心吸引力,促使老景區煥發新活力。實施好九畹溪“增綠添彩、秀美家園”植樹造林活動,打造九畹溪鎮內沿九畹溪河、周坪河及省縣干道定植彩葉植物的多彩景觀廊道。突出休閑、康養主題,深入謀劃旅游開發,圍繞“花橋人家、花橋河畔、花橋田園、花橋風情”目標,著力打造“綠凈齊富厚和”的國家級鄉村公園。
——農業產品全省推廣,大力宣傳“九畹絲綿茶”中國馳名商標品牌,做好全鎮茶葉品牌統一,爭取在全縣范圍內形成裙帶效應。在致力打造名茶名企、努力將九畹溪打造成高品質茶生產重鎮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茶葉產業化水平以及生產附加值,全力支持茶葉加工企業改進生產工藝、擴充產能,努力提高全鎮茶葉加工水平,形成全省聞名的茶葉品牌標志。要借力洗果場建設,率先在柑橘及小水果產業鏈條打造上有所建樹,拓寬水果產品找到銷售渠道,轉變單一的賣果為多樣的果產品加工,不斷提高水果產品的技術含量和核心競爭力,在全省范圍內挖掘消費潛力。
——脫貧后勁全市領先,科學制定脫貧后續幫扶發展計劃,健全防范返貧的有效機制,筑牢返貧防線,借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扣時代脈搏,在充分把住市場導向的同時,通過產業扶貧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著力提高脫貧攻堅成色和質量,確保脫貧后鄉村振興有動力,讓脫貧成效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整合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等項目資源,穩步實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三年提升計劃。因地制宜完善周坪村、界埡村、石柱村、槐樹坪等村美麗鄉村規劃。大力實施清潔鄉鎮,爭創省級衛生鄉鎮。積極穩妥推進農村殯葬制度改革,劃定禁葬區域,倡導厚養薄葬,整治喪葬用品市場,促進文明祭祀,打造脫貧后全市鄉村振興模范鄉鎮。
——社會治理全縣突出,全面落實重點民生實事項目,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認真落實各項創業、就業、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大力開發各類公益性崗位,加快推進各類財政性項目落地開工,著力解決因疫情影響造成的群眾“就業難”、企業“用工難”和貧困戶、邊緣戶、監測戶“收入難”等問題。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積極開展防災減災宣傳,加大防災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力度,加快因災倒損房屋恢復重建進度,保障受災群眾冬春生活救助,規范救災物資使用和管理,確保全鎮社會治理在全縣排名靠前。
——創新發展全鎮推進,在五年內要逐漸補齊九畹溪鎮
工業短板,緊扣創新發展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協調發展注重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綠色發展注重解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問題。著力輕工業,以秭歸縣芝蘭工業園區建設項目為起點開始摸索鎮域工業發展出路。逐步將九畹溪鎮的產業復興、經濟發展與集鎮工業發展相結合,打造出獨具特色的九畹特色食品加工輕產業,助力產業鏈條形成的水果加工輕工業,促進旅游產品銷售的文化紀念用品生產輕工業。
二、鄉村振興內的朝夕不倦
要確保鎮域內綜合實力始終位居全市同類鄉鎮發展前列,開啟鄉村振興的啟步階段,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打好堅實基礎。堅持“兩軸、三帶、四區”發展思路,做好疫情后經濟復蘇,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全鎮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在打造特色旅游鄉鎮的基礎上,不斷突出招商引資,強化項目建設,在增強經濟發展動能上實現新跨越。
(一)多元經濟發展帶動產業興旺。
農業有突破。通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突破農業經濟發展瓶頸,緊抓投資3000萬元的秭歸縣九畹絲綿茶建設基地改擴建項目,助推全鎮茶葉定植示范園改造,促進茶園改造整體升級;通過歐標茶葉基地建設及茶旅融合開發項目不斷探索茶葉加工及銷售新渠道,以九畹絲綿茶為品牌效應,實現秭歸生態觀光茶園15000畝建設目標,打造秭歸縣歐標茶葉基地項目,保證茶葉達到出口標準。通過謀劃一批特色產業基地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高標準農田治理項目、早熟柑橘示范區項目,確保全鎮新建洗果廠一處,冷庫一處,改造冷庫生產生活用房2棟,實現道路硬化6000米,灌溉水池1200方,田間道3000米,田坎整治100畝。以羅圈荒、穿心店村等中藥材種苗為中心,依托中藥材加工基地建設,發展道地中藥材5000畝;通過“多彩廊道”建設項目,沿九畹溪河、周坪河及國省干道定植彩葉植物、四季小水果,打造多彩旅游景觀廊道及小水果采摘帶。要做好農業產業的提檔升級,爭取改造低產田20000畝,新修田間生產道200公里,修建排洪溝50000米,配套人行道50000米,修建灌溉水池10000立方米,架管道200000米,修建田間運輸軌道20000米。
工業有發展。通過秭歸縣九畹溪鎮服裝加工就業培訓中心項目填補我鎮輕紡工業空白,建設生產基地一棟4層,住宿樓一棟6層,餐廳1棟2層消化部分就業崗位,通過修建服裝及農產品展示和交易中心一棟一層助力商貿服務能力更上一層樓。加緊謀劃九畹溪鎮新型建材產業園區項目招商,爭取引資新建新型建筑材料生產加工銷售中心,不斷充實我鎮產業發展模式。在中藥材種植加工項目上不斷探索,改造峽口小學3000㎡,新建中藥材加工生產線3條,流轉土地1000畝種植白芨、蒼術、百合等中藥材基地。通過九畹溪鎮茶葉精深加工項目,建設茶葉出口基地5000畝,新建茶葉精制加工廠,提取茶多酚用于制作安全食品添加劑,為我鎮茶葉產品拓寬海外市場打基礎。要發展好商貿物流產業,切實提高我鎮貿易交流能力,通過建設九畹溪電商物流中心,強化我鎮電商、農貿、倉儲、冷鏈、物流等商貿能力;謀劃好九畹溪鎮周坪、九畹堂高速公路服務經濟園區建設,落地互通發展商貿、物流、餐飲服務區。
服務業有進步。通過櫻花河谷康養山莊項目,新建酒店一棟,商業街一條,山體公園一座,實現政府配套“三通一平”。借力三峽國際寫生基地項目,改擴建九畹溪小學、槐樹坪火車酒店、石柱小學3個寫生基地,建設九畹溪特色民俗點、夢九畹等多個寫生點,并配套餐飲、住宿、旅游休閑等服務配套設施,配套建設公廁、道路、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形成1500人/批次接待能力。繼續謀劃好石柱村“中國巫獵村”旅游發展項目,重點打造文化資源,含有建筑、雕塑、節慶、陳列、裝飾、標識、廣告、祭祀、文藝等九大產品系統,進一步提升文化底蘊。建立健全社會養老機制,在穿心店村建設康養中心;通過九畹溪鎮民俗文化活動中心項目,提供公共文化服務,集民俗文化展演、民俗展覽、圖書借閱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文化展示平臺。通過九畹絲綿茶茶旅融合風景區建設爭取國家AAAA級景區打造,進一步對九畹絲綿茶茶葉基地進行提檔升級。謀劃好九畹溪茶旅小鎮建設,對周坪集鎮新建游客服務中心、農貿市場、生態停車場、商業步行街、散居農戶進鎮安置區、社區服務中心等進行綜合開發。充分開發壇包、鷹嘴崖和仙女山等自然人文資源的旅游服務價值,創新開發山頂登高觀景,山腳溫泉休閑的旅游模式,利用仙女山斷裂帶地熱資源建設天然溫泉度假村,增加旅游吸引力。
(二)富美環境打造助力生態宜居。
要抓好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與修復,通過花橋峽、峽口河、東溝河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完成沿線小流域10公里治理。通過地災整治項目消除穿心店村芝茅公路高砌坡、桂埡村一組周聚公路沿線滑坡點、石柱村六組危巖體、九畹堂村一組盧池灣小學滑坡點地災隱患。通過九畹溪鎮垃圾中轉及分揀中心項目,新建九畹溪漂流中轉站垃圾分揀中心一座并配齊相關設施,進一步漂流景點加強旅游旺季垃圾處理能力。繼續做好秭歸縣芝蘭棚戶區改造,完成停車場、門口壩子等基礎設施建設。通過九畹溪鎮集鎮綜合治理項目,完成集鎮綠化、亮化,對房屋風貌、路面、店面招牌進行改造,切實提高集鎮鎮容鎮貌。爭取在芝蘭場鎮新建污水處理廠一座;不斷完成九畹溪鎮電力改造。不斷完善九畹溪鎮漂流小鎮建設,完善集鎮沿河休閑景觀帶800米(二期)和旅游服務區6000平方米、沿芝蘭到槐樹坪圍繞漂流小鎮建設旅游服務設施4000平方米建設,并在含河道疏浚4公里及水上健身基地建設,水庫大壩以上建設2.3公里皮劃艇訓練基地,大壩以下至漂流起點建設激流回旋體驗河道,并配套建設接待中心。要不斷推進桂埡村、周坪村、界埡村、石柱村、槐樹坪村美麗鄉村建設,鷹嘴崖觀光攝影點建設,打造一批九畹溪鎮美麗鄉村示范點,確保鎮村環境整體推進。
(三)基層黨建強化引領鄉風文明。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確保鄉風文明有引領之基。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推動村民委員會和村務監督委員會高效有序運行,深化基本組織、基本隊伍、基本活動、基本制度、基本保障等五個機制建設,健全完善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創新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推動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進一步向村落延伸,向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家庭農場等延伸,實現黨組織對傳統組織和新興組織的全覆蓋。以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為契機,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鞏固富裕村、壯大薄弱村、消除“空殼村”,堅持黨的引領,不斷提高政治站位,以黨的紅色精神內核不斷充實鄉風文明。
培養高素質的黨員干部隊伍,確保鄉風文明有引領之人。進一步建強村黨組織班子,加強教育培訓,嚴格管理監督,拓寬使用渠道,努力打造一支適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引領鄉風文明方向的村黨組織書記隊伍。注重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培養,努力建設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總要求,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注重從青年農民、產業工人和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社會組織中發展黨員,切實提高新發展黨員質量,改善黨員隊伍結構,確保干部能從群眾中來,并將黨的理論帶到群眾中去。加快“智慧黨建”步伐,依托宜昌智慧黨建云平臺以及各類網絡媒體資源,推動黨建網絡信息互聯互通、共建共享,打造線上流動黨員之家,將流動黨員緊緊團結在組織的活動中。
強化基層陣地保障,確保鄉風文明有引領之地。確保九畹溪鎮黨員群眾服務中心“達標清零”,爭取投資35.7萬元從縣煙草局購置閑置房屋,交由金鳳村作為黨員群眾服務中心辦公用房。在九畹堂村新建黨員群眾服務中心一棟,在桂埡村現有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左側空地擴建150大會議室,將原有一樓會議室改造成便民服務大廳。堅持“一室多用”的原則,把村級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成辦公議事、黨員活動、教育培訓、便民服務、文體娛樂和信息收集傳播等工作的有效陣地。通過五年努力,14個村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全部達到“七個一”功能標準,即一個文體活動廣場(配備公開欄)、一個便民服務大廳(不小于30平方米)、一個多功能會議室(黨員電教室)、一個檔案室、一個文化娛樂室(圖書閱覽室)、一個衛生室、一個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功能室。在全鎮規劃建設1-2個黨建文化主題公園(廣場),豐富黨建元素,進一步凸顯黨建在鄉村振興建設中的引領作用,更好地打造黨建文化品牌,把黨建陣地由室內拓展至室外、由黨員擴展至群眾。
(四)社會主義體系確保治理有效。
要深刻反思總結本次疫情阻擊戰中所暴露出的問題,切實提高重大疫情處理能力,針對衛生院基礎設施進行提檔升級,新建供應室、手術室及理療科,新增人間病房。爭取在周坪集鎮建設占地1000㎡應急救災物資儲備中心一棟。把握秭歸縣九畹溪鎮公共衛生應急中心項目,對供水、供電、道路、醫院環境等輔助設施進行建設,進一步提高我鎮基礎醫療條件。
加大對各類違法犯罪打擊力度,嚴控刑事案件發生,強化禁毒工作,加大對不贍養老人和邪教的打擊處理力度,不斷提升群眾的安全感。加強社會管控排查和輿情管控,完善信訪機制、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持續推進信訪矛盾化解攻堅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提高新時代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有效防控各類社會風險。抓實安全風險防范各項工作,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底線意識和紅線意識。壓實各部門、單位的安全生產責任,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全面做好安全生產和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防災減災工作。
深入排查各類安全隱患,建立統一指揮、各負其責、密切配合、保障有力的應急管理體系,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不斷夯實“幸福村落”創建基礎,選優配強村落理事會,全面推行“積分制”管理,鞏固提升“村落夜話”成果,突出村落公益管護精細化,促進普法、反邪教、矛盾化解、公共衛生和健康進村落進萬家。依法依規完善村落民約,構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社會治理新體系,實現“幸福村落”創建全面達標晉級。
(五)基礎設施完善保障富裕生活。
要不斷加強民生保障,在全鎮所轄十四個行政村分區建設八座500穴位農村公益性墓地,并配套建設殯儀大廳等。完成對九畹溪鎮中小學基礎設施的提檔升級,新建周坪小學教學綜合樓、周坪小學教師周轉房1棟并改造老教學樓宿舍樓、標準化體育場地、學校院墻等。
要確保全鎮水源充足,做好百步溪水庫項目建設,解決九畹溪集鎮、金鳳、峽口、九畹堂、硯窩臺、槐樹坪、中陽坪等6個村約3804戶13406人飲水問題。通過石柱村火龍溝堰塘新建項目新建堰塘一口解決石柱村飲水問題。通過秭歸縣九畹溪鎮桂埡村、界埡村、周坪村骨干水源工程建設5處水源工程,同時在穿心店村柳樹溝建設15萬立方水庫一座,多管齊下徹底解決全鎮區域缺水問題。
要夯實全鎮能源基礎,通過秭歸縣九畹溪鎮110kV東風壩輸變電工程完成規模2x40MVA, 110kV終期出線4回,分別至220kV秭歸變和110kV金缸城變。九畹溪鎮電動運輸建設項目配套電動公交車,建設充電樁等電力服務基礎設施,助力九畹溪旅游發展及日常出行,串聯芝蘭集鎮、九畹溪漂流景區及石柱村。在芝蘭場鎮謀劃建設天然氣站,對口做好九畹溪、楊林橋兩處鄉鎮的天然氣供應。
要優化全鎮交通條件,通過新建芝蘭至茅坪隧道,打通縣城至九畹溪,楊林橋出口通道。繼續做好路面硬化工程,解決柳樹槽至高家坡等38條農村公路硬化80公里,有效路面5米,硬化路面3.5米;大河口至王家岔恢復10公里,有效路面5.5米,硬化路面4.5米;百步溪至賀坪路面恢復12公里,有效路面4.5米,硬化路面3.5米,天坑坪至大坪等18條農村公路安防工程112公里。做好峽羅路、周槐線、黃廟公路、芝九線提檔升級,新建漂流中轉站至九畹溪碼頭水上公里10公里,不斷完成交通條件提檔升級。
三、強化保障
為切實保障本規劃對全鎮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和調控作用,必須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建立行之有效的規劃保障機制,組織動員全鎮力量推動規劃實施,確保各項重大任務順利完成。
(一)組織保障。成立規劃實施領導小組,召集各辦主要負責人員召開工作推進會議,與分管領導及時溝通規劃實施中的相關問題,根據形勢變化和規劃推行情況,及時對規劃作出必要修訂微調。壓實責任,不斷強化規劃落實,做好與各部門的銜接溝通,部門聯動、形成合力,每年末結合規劃與各部門年終工作總結進行回頭看,確保規劃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能按期完成。
(二)政策保障。要在深化改革上取得積極進展。提高政務服務效率、促進土地綜合利用、優化財政資金使用,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手段,全力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全鎮各類經濟建設,通過公共財政政策,協調資源分配供給,力求將財政向最需要的地方、群體上傾斜,發揮政府主體作用,在做好政府的統籌協調基礎上不斷提高政府對經濟的宏觀把控,為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財力支撐。
(三)環境保障。在堅持依法行政的基礎上,不斷構建良性社會發展體系,加強對上級部門的溝通,加大優惠政策和各種項目的爭取力度,確保獲得充足的經濟資源。同時要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定期面向社會聽取社會企業、群眾的意見,切實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同時虛心接受他們的意見與建議,不斷提高公眾的規劃意識及參與度,形成各行各業共同參與、共同遵守規劃制定與實施的良好氛圍。
(四)投入保障。要固牢經濟投資第一抓手,通過項目載體確保規劃目標順利實現,“十四五”期間,九畹溪鎮共謀劃項目51個,項目預計總投資413670萬元,其中前期推進類項目8個,項目金額223000萬元,占預計總投資的53.9%;擬新開工項目30個,項目金額135450萬元,占預計總投資的32.7%;結轉續建項目13個,項目金額55220萬元,占預計總投資的13.4%。在51個項目中,投資億元以上的項目17個,項目金額141000萬元,占預計總投資的34.1%;其中預計投資億元以上的項目有三個,分別是涉及文化旅游產業的兩個項目:秭歸縣九畹溪鎮石柱村“中國巫獵村”旅游發展項目(預計投資20000萬元)和秭歸縣九畹溪旅游開發——三峽國際寫生基地項目(預計投資14000萬元),涉及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一個項目:秭歸縣九畹溪鎮農業產業提檔升級項目(預計投資15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