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農業農村局關于政協秭歸縣十屆七次會議第34號提案的答復
分類:A
傅少蓉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推進農村能源綠色化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您在提案中提到的農村能源供給以薪柴為主,能源供給相對單一且短缺,有悖于綠色發展理念。具體表現為無煤可用、電力保障不足、沼氣基本廢棄、液化氣價高不便、太陽能普及利用率低等問題,同時您提出的“狠抓宣傳,厚植綠色發展理念;聚焦短板,不斷強化供給基礎;強化保障,建設有序能源市場”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針對該提案,我局組織專班趕赴茅坪鎮陳家壩村、建東村,郭家壩鎮王家嶺村、梅家河鄉鄭家嶺村,調查了“十二五”以來農村沼氣設施及農村能源使用情況,提案中反映的情況客觀存在。其主要原因:一是戶用沼氣設施閑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后,農戶大力種植柑橘、茶葉等特色農業產業,畜禽養殖戶要以規模化為主,部分中低山畜禽養殖規模逐年減少,導致沼氣設施供料不足,無法穩定供氣,大部分沼氣設施已改用為化糞池。農村沼氣已成為小眾能源類別,無法全面覆蓋農戶。二是農村基礎設施薄弱。秭歸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無論是發展天然氣、風力、太陽能、頁巖氣等能源,都需要依托完善的農村基礎設施,但目前城鄉、低山與高山發展不平衡問題依然突出。綜上所述,我局將以突出問題為導向,以鄉村振興建設為抓手,結合部門職責,從以下幾方面著力加以解決。
一、加強宣傳教育。在鄉村振興建設過程中,以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為抓手,勸導群眾“放下斧頭、守護山頭”,大力宣傳“兩山”理論,利用廣播、電視、畫報、專欄、抖音、APP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久久為功,持續發力,真正做到家喻戶曉,使廣大人民群眾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綠色發展思想觀念和健康生產生活方式。
二、補齊短板弱項。加大農村能源項目和涉農項目的謀劃爭取力度,在鄉村振興建設過程中,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能源沼氣項目的爭取及實施,大力開展水、電、路、氣、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拉近城鄉距離,暢通消費渠道,降低使用成本。同時因地制宜推動天然氣、沼氣、風力、太陽能、頁巖氣等各類新型能源建設進程。自2019年以來,我局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長江經濟帶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省市級農村能源項目以及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項目,共建設高標準農田11.12萬畝,小型沼氣工程30余處。全縣大力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實現了縣、鄉(鎮)、村同網同價。我縣城鄉居民用氣管道建設已納入“十四五”規劃,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實現天然氣管道鄉鎮全覆蓋,讓居民用上方便清潔能源。
三、強化保障服務。為進一步加強全縣農村能源后續服務管理,確保農村沼氣設施發揮長久效益,我局培育發展了秭歸縣第一家農村能源服務市場主體(秭歸縣圓靈緣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承擔我縣農村能源沼氣設施設備維修服務工作。通過向上爭取,實施了2020年省級現代農業轉移支付資金農村能源(后續服務及安全設施改造)項目,通過以獎代補模式,支持公司購買沼氣安全及救援設備設施,包括流動服務車、移動式抽吸泵、鼓風機、防毒面罩等服務設施,目前公司設施設備齊全,作業人員專業素質強,能積極響應沼氣用戶需求,為全縣廣大農村能源用戶開展有償服務,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公司服務技工:宋秀岳,服務電話:18871796906。
農村綠色能源建設是一項久久為功的事業,需要社會各界和各級部門齊抓共管,共同推進,持續投入。我相信在鄉村振興這一偉大的戰略下,農村綠色能源建設將繁榮發展。最后,感謝您對農村綠色能源建設高度關注支持。下一步,我局將充分履行部門職責,全力做好農村綠色能源供給建設基礎性工作,并呼吁各級加大對農村綠色能源建設的資金投入。
秭歸縣農業農村局
2021年6月30日
責任領導:屈玉和 聯系電話:13986745159
承 辦 人:譚小宇 聯系電話:1589757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