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歸縣政協十屆六次會議提案辦理總體情況
2020年,秭歸縣政協十屆六次會議以來,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共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要事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積極運用提案履職建言,共提交提案55件,經審查立案53件,交37個承辦單位辦理,已全部辦理答復完畢。其中,所提問題已經得到解決或基本解決的A類42件,占79.2%;正在解決或已列入計劃逐步解決的B類11件,占20.8%。對2019年縣政協十屆五次會議辦理落實為B類的22件提案進行跟蹤督辦,已辦理落實到位的11件,部分辦理落實的5件,需繼續推進辦理落實的6件。通過各方共同努力,提案成果得到有效運用,見面率、辦復率、滿意率均為100%,為決勝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十三五”圓滿收官,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圍繞促進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交提案15件,占立案總數的28.3%。雷俊清等委員提出的關于推動建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被縣政府《關于促進建筑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意見》充分吸收;陳宏雄等委員提出的關于整合旅游資源、做大做強秭歸旅游產業的建議被《關于加快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政策意見》《民宿(鄉村客棧)管理辦法》等文件采納;王山、郭從奎、譚國翠等委員提出的關于加強半山主導產業培育綜合服務工作、進一步加強中藥材產業發展、解決柑橘產區抗旱問題的對策與建議等推動了全縣農業產業提質增效;王猛、汪元松、譚昌寧等委員提出的加強秭歸長江大橋周邊綜合開發、建設濱江大道經濟服務示范區等建議為促進全縣區域統籌發展貢獻了智慧。
圍繞民主政治建設提交提案3件,占立案總數的5.7%。王群、魯鋒等委員提出的關于解決基層衛生人才匱乏問題、解決鄉鎮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弊端問題等建議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胡天雄等委員提出的關于加強村集體經濟發展、讓基層組織成為鄉村振興的排頭兵的建議促進了基層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進一步提升,激發了基層干事創業的活力。
圍繞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提交提案8件,占立案總數的15.1%。李亞兵、王奎、周瓊艷等委員提出的加強農村廣播事業建設、加強基層文化隊伍建設、進一步打造屈原文化名片為全縣文化事業創新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李星瓊等委員提出的關于教育均衡發展不能忽視師資和學生均衡搭配、大力支持特殊教育、加快幼兒教育事業發展、增加城區小學教育資源等建議促進了全縣教育事業均衡發展,為滿足人民群眾的教育需要建言獻策。
圍繞社會保障和民生改善、推進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交提案23件,占立案總數的43.4 %。李林修、秦春、宋艷瓊等委員提出的關于劃小縣城社區單元提升社區治理水平、規范管理壩頭公園小攤小販、加強出租車規范管理、加強小區發展與服務提高居民幸福指數等建議被縣委、縣政府充分采納,提升了縣城的文明指數,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傅瑞勇、李萍、曾正兵等委員提出的關于嚴格新建小區樓棟消防設施的竣工驗收工作、重視困難老舊小區消防設施改造、規范縣城老舊小區宿舍樓公共走道路燈照明費用等建議為辦好民生實事添磚加瓦;蔣支芹、喬玉冰、張其山等委員提出的關于健全縣級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加大疾病預防資金投入、優化居民醫保政策并加強管理等建議為推動健康秭歸建設作出了貢獻。
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提交提案4件,占立案總數的7.5%。鄭焱、周秭揚等委員提出的關于用工匠精神做好重點區域綠化美化工作、科學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加強三峽庫區消落帶生態治理等建議為推動長江生態大保護出謀獻策。
特別是在新冠疫情發生之后,廣大政協委員堅守初心使命,想黨委政府之所想、急人民群眾之所急,立足崗位及時運用提案貢獻智慧力量。委員們圍繞診斷和提高醫療救治效果、推廣使用中醫中藥、農村疫情防控、社區居民保障服務等提出建議,被縣疫情防控指揮部采納,充分體現了新時代政協委員的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