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文化旅游局關于對政協秭歸縣十屆六次會議第22號提案的答復
李亞兵、向波、向飛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廣播事業發展》的提案收悉。經與相關部門會商,現答復如下:
收到你們提案后,局黨組高度重視,聯合縣融媒體中心、縣財政局等會辦單位,開展調查研究,尋求解決辦法,本著先急后緩、先全局后局部的工作原則,迅速解決“村村響”存在的不通不響等突出問題。與此同時,從體制機制入手,著眼長遠規劃,解決建設維護管理體制不暢、人才隊伍匱乏等問題,有效推進“村村響”工程建設。
一、積極解決矛盾和問題,順應工作需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一是成立農村智能應急廣播網工程(以下簡稱“村村響”)建設領導小組,發揮領導、組織、協調等職能。統籌縣直相關部門及12個鄉鎮,定期研究解決體制、機制、資金、人才隊伍等問題,推進“村村響”工程建設。二是主管部門發揮監督管理職責。我局認真履職,會同有關部門,及時研究解決在建設管理中的具體問題,定期牽頭召開成員單位聯席會議,協調解決用電、網絡、通信等問題,督促業務部門加強日常維護管理,確保安全播出無事故。三是業務部門—縣融媒體中心成立“村村響”廣播運行維護專班,專責處理“村村響”廣播運維問題。
(二)認真履行職責。一是履行主管部門職責。今年5月,我局組建6個專班,由班子成員親自帶隊分別赴12個鄉鎮對全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等公共服務設施設備基本情況進行實地調查,摸清家底及設施設備使用情況,認真分析存在問題,制定整改落實方案。二是縣融媒體中心組建專班,及時采購維修使用的備品備件,派出維修隊對現有各級平臺和終端進行修復和故障排除,并對平臺使用管理人員進行了操作培訓,積極協調電力部門規范用電管理。截至7月底,已完成了5個鄉鎮的系統修復和完善工作,有效地解決了音響有雜音、音質不清晰、覆蓋不到位等問題。剩余鄉鎮的維修工作也在持續進行中,預計8月底全面結束,進入日常管護階段。三是縣級財政每年預算86萬專項資金用于“村村響”設備運行維護,全面解決“村村響”運行維護經費問題。
二、積極爭取各方支持,營造良好工作環境。
(一)認真落實上級最新要求。宜昌市廣播電視局正在修訂完善《宜昌市農村智能廣播網運行維護管理工作細則》并下發各區(縣、市)征求意見,細則中明確了市、縣、鄉、村四級播控平臺的物權、事權及職責任務,權責更明晰、運維機制更健全。細則中也對“村村響”廣播的內容、播出時段、待關機狀態都作出了明確規定,我縣將嚴格按照細則要求,真抓落實,并按要求完整轉播宜昌人民廣播電臺開辦的對農廣播《美麗鄉村》專題節目,節目設置農技新知、田園財富經、村干部話發展、農風新貌等專題板塊,可以滿足廣大農民朋友多方面需求。同時我局也將指導縣融媒體中心辦好自辦節目,為“三農”服好務,為扶貧助把力。
(二)積極向上爭取廣播電視專項資金,加大資金投入。6月18日,縣長辦公會專題研究“村村響”工程建設,明確“十四五”目標任務,著手編制廣播電視“十四五”發展規劃,將廣播電視數字化工程建設作為重點任務,重點支持,建成“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聯通,上級優先,應急優先,可管可控”應急智能廣播網,服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
(三)資金優先保障。我們將統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資金用于農村智能廣播網建設。為保障“村村響”的日常運維,我們將運維費改成了提前預撥,年終考核結算,避免出現“等米下鍋”“無錢辦事”的情況。“村村響”運維資金按照相關管護制度實行年度考核撥付(資金按考核結果撥付)。
(四)加大考核力度。我們將不斷優化考核管理辦法,將原來一年一度的考核管理辦法優化調整為全年常態化監督落實的管理辦法,確保管護資金用到實處,提高資金使用績效。
(五)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我局將聯合縣融媒體中心進一步開展調研,認真梳理廣播電視人才使用情況及空缺情況,向縣委、縣政府反映情況和提出解決建議,協調縣人才服務中心,加大對廣播電視相關專業人才引進力度。
感謝你們對秭歸廣播事業發展的關心和支持!
秭歸縣文化和旅游局
2020年8月24日
責任領導:馬德彪 聯系電話:13872527921
承 辦 人:彭 妍 聯系電話:1347718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