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歸縣北斗應急廣播體系建設獲好評
本網訊(記者 王小明)4月17日,2025年全國廣播電視重點惠民工程現場推進交流會在宜昌市召開。當天下午,參會代表來秭歸縣實地調研后,對秭歸縣北斗應急廣播體系建設給予了好評。
參會代表在木魚島天問公園和秭歸縣融媒體中心實地調研了秭歸縣在北斗應急廣播試點建設、智慧廣電鄉村工程建設,公共文化服務等方面的成效和經驗,觀摩了秭歸縣北斗應急廣播移動指揮平臺在應急現場指揮調度的場景應用。參會代表認為,這套融合了現代科技的山區信息服務體系,不僅提升了應急管理能力,更探索出了一條智慧治理的新路徑,為山區縣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秭歸樣本”。
據了解,應急廣播體系是國家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應對突發事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秭歸縣地質條件復雜,僅地災監測點就多達470多處,應急廣播的建設意義重大。十年來,秭歸累計投入1000多萬元,建成了1個縣級平臺、12個鄉鎮平臺、167個村級平臺和1388個終端點位,織就了一張覆蓋全縣的應急廣播網。2024年,又創新引入北斗技術,部署32個北斗終端覆蓋秭歸所有鄉鎮,確保在斷電斷網等極端條件下仍能發揮應急作用。
秭歸縣北斗應急廣播體系創新采用超融合架構,構建統一資源池,實現了應急廣播的“實時響”。在管理上實行“屬地負責制”,通過“云上秭歸”APP實現智能報修,確保“優質響”。系統能根據不同海拔區域的產業特點,分季節分區域推送農技知識;根據地質災害點分布,定向發布防災信息,實現“精準響”。2024年7月,歸州鎮賈家店村突發山體滑坡,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手機直連廣播喊話,成功幫助4名村民避險,沒有造成人員傷亡。項目還創新“應急場景+AI+北斗”模式,在非法釣魚預警、智慧城管、景區安全等五大場景實現智能監測、自動預警的“自動響”。
此外,秭歸縣還創新研發了北斗應急廣播移動指揮平臺,將前沿科技與實戰需求深度融合,打造出應急通訊、應急偵查、地理定位、三維建模、現場搜救、動態監測六大智能化功能模塊,構建起全方位的應急指揮體系。
(來源:秭歸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