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橙子背后的科技力量(上)
時間:2025-03-21 17:18
來源:秭歸縣人民政府
本網訊(記者 譚琳 周志愿)陽春三月,正是臍橙春耕春管好時節。秭歸橙園里,田間軌道車在坡地上穿梭,無人機盤旋在果園上空,數字化生產線將一顆顆臍橙分揀裝箱……曾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場景,正被科技感滿滿的新型農具悄然改寫。每顆橙子背后,都蘊藏著巨大的科技力量。
秭歸縣郭家壩鎮郭家壩村一處臍橙園里,橙農周立新熟練地操作著一臺微耕機,輕松翻耕著土地。微耕機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操作,其鋒利的旋耕刀將土壤打得粉碎,提升了土壤的透氣性和透水性,還清除了雜草和害蟲,提高了土壤肥力。
平整好了土壤,接下來就是施肥了。柑農們也有新型的法寶,那就是果園打孔機。
柑農譚幫林根據每顆棵樹的情況,將調整好的鉆頭扎進樹根附近的土壤,一個標準施肥洞便輕松完成。不到2分鐘的時間,臍橙樹的周圍便均勻布下四五個施肥洞。隨后,譚幫林將肥料施入孔中,覆土掩埋。就這樣,打孔、施肥等流程一氣呵成。
然而,就在幾年前,給臍橙園施肥還主要靠人工挖槽、撒肥,效率低,還容易造成肥料浪費。
除了翻地和施肥,修剪也是果園管理的重要環節。新型的電動修枝剪正逐步取代傳統的手動剪刀,成為柑農手中的利器。
秭歸地處三峽庫區,山地面積占比超過80%,讓臍橙的種植和管理繁重且耗時。隨著科技的發展,秭歸積極與本地農機企業合作,創新研發果園打孔機等農機1500臺,全縣農業機械保有量達13.3萬臺。與此同時,農用無人機、高精度光電分選線等智能裝備廣泛應用,覆蓋了30多萬畝果園,年處理鮮果超120萬噸。去年一年內,全縣新增農用無人機400余臺套,單軌運輸機240余臺套,并配套建設起降平臺、充電樁等設施。無人機植保作業能力大幅提升,助力了臍橙產業更好更快發展。
(來源:秭歸融媒)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編輯:殷娥審核:王茂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