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村落建設:建強基層文化服務‘末梢’
本網訊(記者 秦意超)近年來,秭歸縣創新實施“六小”文化村落建設,引導偏遠村落群眾常態化開展文體活動,打通了服務群眾文化生活的“最后一公里”,也打造了一條從“送文化”到“種文化”再到“創文化”的生態鏈。
12月30日,梅家河鄉龍王山村鋪子坪村落理事長梅國正拿著喇叭,通知村民前往村落廣場商議籌備2025年村晚活動事宜。
文化廣場上,村民們圍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著村晚演什么。現在的鋪子坪村落,不僅人居環境改善了,還組建了一支村落文化社團,逢年過節都會開展文藝活動。
據了解,經過半年的建設,鋪子坪村落的“六小”村落已全面建成,建設有圖書閱覽亭、文化廣場等公共文化設施。而鋪子坪村落只是秭歸縣“六小”村落建設的一個縮影。過去,文化服務覆蓋范圍有限,難以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2021年,“六小”村落文化供給模式應運而生。該模式利用村落閑置土地、民房院壩等場所資源,通過建設小廣場、搭建小舞臺、培育小隊伍、配備小設備、舉辦小活動、創立小品牌,成功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根據地方特色和群眾需求,秭歸縣還成立了由社會文藝團隊業務骨干、非遺傳承人、文化藝術工作退休人員等200多人組成的“文潤鄉土”文化志愿服務隊,縱向深入村落,在村落召集群眾組建文化文藝隊伍并對他們進行培訓,打造一條從“送文化”到“種文化”再到“創文化”的生態鏈。
“六小”村落建設讓各村落有了陣地、設備、隊伍、節目,通過常態化舉辦小型文體活動,讓村落文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截至2024年11月,秭歸全縣已建成“六小”文化示范村落131個,涉及12個鄉鎮95個行政村,覆蓋村落文化廣場300多個15萬平方米,服務人口1.2萬多戶3.5萬余人,培養村落文化技術人才3396人,培育村落文藝社團218家。
2024年8月,以秭歸“六小”村落文化建設為主要內容的“湖北省秭歸縣建強基層文化服務‘末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案例入選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2—2023年度文化和旅游領域改革創新二十佳案例。
(來源:秭歸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