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秭歸縣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開幕
本網訊(記者 宋黎立 賈迪 魯天)凝聚最強“向心力”,畫好最大“同心圓”。1月8日上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秭歸縣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縣會務中心開幕。
縣委書記顧鵬飛、縣委副書記、縣長李芹,縣委副書記李波、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譚健康到會祝賀,并在主席臺就座。
縣政協主席王華,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縣委統戰部部長、縣政協黨組副書記李資湖,縣政協副主席李瑜、邵淑巖、張峻峰在主席臺前排就座。
縣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應出席委員181人,實到委員167人,符合規定人數。
上午9時,李瑜宣布大會開幕,全體起立,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顧鵬飛代表中共秭歸縣委,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出席會議的各位委員和同志們致以誠摯的問候。他說,回望過去的一年,縣委團結帶領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以三峽(壩區)統籌發展和安全綜合試驗區建設為統領,錨定建設三峽庫區生態文明實踐示范縣的目標定位,開拓進取,創先爭優,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社會大局平安穩定,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一年來,縣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推動政協工作守正創新、提質增效,服務發展有為有位,為民盡責有聲有色,自身建設有力有效,為全縣高質量發展大局作出了“政協貢獻”。
顧鵬飛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站在承上啟下的重要歷史節點,縣委十五屆八次全會作出了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秭歸篇章的決定。全縣各政協組織、廣大政協委員要自覺肩負新的使命,以風雨同舟的信念、只爭朝夕的勁頭、舍我其誰的擔當,唱響“政協聲音”、彰顯“政協智慧”、貢獻“政協力量”、展現“政協作為”,堅決扛牢黨建統領這面旗,堅決把牢中心任務這條線,堅決守牢為民服務這份情,堅決擔牢勤勉履職這份責,搶抓機遇、加壓奮進,在加快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級宜昌的新征程上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顧鵬飛指出,縣委將一如既往全面加強對政協工作的領導,重大決策讓政協積極參與,重要工作交政協推進落實,重大議題安排政協調研協商,持續鞏固黨委重視、政府支持、政協主動、各方配合的政協工作新局面。全縣各部門、各單位要進一步提高聯系服務政協工作的自覺性,主動接受政協監督,認真辦理意見建議,確保政協政治有地位、建言有機會、出力有舞臺。
縣政協主席王華代表政協秭歸縣第十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報告工作,他說,一年來,在中共秭歸縣委的堅強領導下,縣政協常委會堅持思想領航,把牢政協之“政”,政治引領得到新加強;服務中心大局,勇擔政協之“責”,助推發展彰顯新擔當;強化“創”“爭”意識,激發政協之“力”,踔厲創新實現新突破;立足團結聯合,秉持政協之“要”,凝聚共識展現新作為;注重自身建設,夯實政協之“基”,履職保障得到新提升。
王華從五個方面部署了縣政協2025年工作。一是始終堅持高舉旗幟,高站位把牢篤定前行方向。二是始終堅持圍繞中心,高效能發揮協商機構作用。三是始終堅持守正創新,高質量打造政協協商品牌。四是始終堅持凝心聚力,高水平搭建團結聯誼矩陣。五是始終堅持固本培元,高標準鍛造政協履職本領。
受政協秭歸縣第十一屆委員會常委會委托,縣政協副主席張峻峰向大會報告縣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
6名縣政協委員在大會上圍繞搶抓三峽水運新通道建設機遇助推三峽翻壩物流園建成“三個樞紐”、以供應鏈思維做優做強聯農帶農直播運營、講好“秭歸臍橙”品牌故事持續提升區域公共品牌價值和影響力,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推進茅坪河流域綜合治理、“秭歸臍橙”省級區域公用品牌的發展路徑探索等方面開展議政發言。
在聽取議政發言后,縣委副書記、縣長李芹說,政協委員的發言準備充分,緊扣中心大局、緊貼工作實際、緊跟群眾需求,調查研究深入細致,分析問題有理有據,提出的意見建議務實中肯,真切感受到了各位委員的責任擔當和民生情懷。對于大家的意見建議,縣政府將細致梳理、認真研究、充分吸收,盡快把意見和建議轉化為推動工作的思路和舉措,讓“良策”成“良方”。希望縣政協和各位委員一如既往支持和監督政府工作,為推進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廣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縣政府將一如既往支持政協開展工作,進一步優化工作機制、暢通聯系渠道,真招實策為縣政協和廣大委員履行職能、開展工作創造條件、提供保障,努力開創政府與政協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的新局面。
(來源:秭歸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