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實抓細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工作
本網訊(記者 宋黎立)7月18日,秭歸縣召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視頻會議,縣委副書記、縣長李芹在會上強調,全縣上下要堅決克服盲目樂觀心態和麻痹大意思想,全力防范化解地質災害風險隱患,抓實抓細地災防治各項工作,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堅決守牢安全底線,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會議指出,要杜絕司空見慣的心態,時刻繃緊思想之弦。入梅以來,秭歸先后遭受兩輪極端強降水天氣,全縣所有鄉鎮不同程度受災,也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帶來了極大挑戰。各地各部門務必要始終保持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覺,扎實做好防汛救災及地質災害防治等各項工作。
會議要求,要切實落實地災防范之策,以及災后恢復自救各項工作。各鄉鎮、縣直各部門要切實把“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轉化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動力,盯住重點、嚴密防范,落實落細各項地質災害防治措施。排查巡查要到位。充分依靠和發動群眾,對房前屋后、田間地頭、重點路段等區域進行排查,發現問題及時上報,確保到村到戶到人,打通地質災害防治“最后一公里”。對于排查出的問題,第一時間請相關專家到現場進行研判。同時,自然資源部門要加快推進“隱患點+風險區”雙控試點工作,劃定風險區,落實巡查員,實現地災監測“由點到面”全覆蓋。預測預警要到位。“七下八上”是各地過關過坎的時間段,氣象、應急、自然資源等部門要加強協作,密切監視雨情、水情及地質變化情況,動態研判風險形勢,努力提高預報準確度、延長預見期,及時發布預警預報信息。同時,要嚴格按照地質災害防御響應工作相關規定,落實直達基層的臨災預警“叫應”機制,確保“叫得醒”“叫得應”“叫得動”。宣傳引導要到位。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大力宣傳地災防治知識,確保人人都懂安全,人人都會講安全,人人都是自身安全的主體責任人。特別要加強對群測群防監測員的培訓,及時發現災害前兆,做好預警預報,組織臨災避險。避險處置要到位。堅持“生命至上,避險為要”,一旦發生險情,按照“寧可聽罵聲,不可聽哭聲;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工作要求,迅速轉移風險區、預警區內人民群眾。要堅持守土有責、屬地負責,迅速行動,不等不靠不要,做好防汛救災等各項工作。要運用共同締造的方法,充分發動當地群眾,投入到災后生產自救中來。發改、財政、交通、水利等部門要積極做好災情核查上報及救災資金、項目等爭取工作。
會議強調,要強化擔當之責。各鄉鎮、縣直各部門要責任上肩、任務上手,落實“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責任體系,以最強決心、最實舉措和最嚴作風,切實把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地。
(來源:秭歸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