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兆:屈原故里新一代守廟人
時間:2024-06-28 17:12
來源:秭歸縣人民政府
本網訊(記者 向小飛 通訊員 譚倩)6月30日是秭歸本土的最后一個端午——“末端午”。秭歸人過端午總是繞不開屈原,跟隨記者去屈原的誕生地——屈原鎮樂平里認識一位為屈原義務“守靈”的守廟人——黃家兆。
日前,屈原鎮樂平里三閭騷壇詩人黃海軍帶著自己新創作的一首詩來到黃家兆的家,向他請教,黃家兆認真閱讀吟誦,和黃海軍一起探討怎樣修改。每到端午節,三閭騷壇都會在樂平里的屈原廟舉辦詩會。黃家兆除了準備自己的詩作,還要指點后輩詩歌創作。
黃家兆1949年出生,從小家境貧寒。身為農民的他卻對寫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由于不斷堅持,在詩歌創作中找到了感覺,黃家兆越發癡迷。2009年,三閭騷壇換屆,黃家兆被吸收為三閭騷壇社員,他認為自己文化水平低,寫詩起步遲,沒有正規學習過,便拜徐正端先生為師,經常到屈原廟向他請教。
后來,他還向梅大敏、譚家禮等老師請教,經常參加詩會活動,還研讀了《韻學津梁》《千家詩》《唐詩三百首》等書籍,詩歌創作水平越來越高,目前已創作120多首詩,很多詩還在媒體和三閭騷壇編輯的《騷壇》詩集上發表過。
2019年,原屈原故里守廟人去世,屈原鎮黨委政府和屈原村黨總支商量后,決定請黃家兆承擔守廟任務,黃家兆不計報酬,欣然接受。
守廟的日子,在常人眼里未免太過孤單寂寞。但黃家兆卻不這么認為,他將每一個守廟的日子都安排得滿滿當當。每天一清早,黃家兆都會虔誠地點燃一炷香,接著將屈原塑像的供桌、香爐擦拭干凈,隨后,把廟內外打掃得干干凈凈。
閑暇之余,黃家兆就在廟前的黃楝樹下、臥室內、塑像前吟唱詩作。有后輩前來請教,黃家兆總是不吝賜教。這樣守廟的日子一晃就是五年多,黃家兆絲毫不感覺厭倦。他堅持寫詩,堅持在屈原故里守廟的事跡感染了越來越多的詩人。
(來源:秭歸融媒)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編輯:殷娥審核:王茂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