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蘋:以行動詮釋“醫者仁心 委員擔當”
本網訊(記者 賈迪 通訊員 楊儉)在秭歸縣楊林橋鎮衛生院,有一位巾幗不讓須眉的女性醫者,她叫林丹蘋,她也是一名縣政協委員,以“扎根基層行初心 盡職盡責展擔當”為信念,用行動積極詮釋著“醫者仁心 委員擔當”。
在林丹蘋負責的工作項目中有一類特殊人群---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為幫助患者做好健康管理及規范服藥,她經常利用休假時間為轄區內交通不便的患者免費在專科醫院代購藥品。在全縣實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門診免費服藥政策落實之初,她帶隊積極深入一線,對轄區在管144名患者逐一進行摸排,協助患者復印相關證件,成功為他們辦理門診免費服藥手續。
白鶴洞村的雷某疑似存在精神障礙,家屬自費用藥后患者病情基本穩定,但因沒有確診,不能納入免費服藥對象管理,而患者家庭經濟困難,不能保證自費按時按量服藥。林丹蘋在隨訪時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迅速聯系同是縣政協委員的秭歸縣博德精神病醫院專科醫生,對雷某開展入戶問診,給她開了診斷證明,寫了處方,辦了慢性病門診,可以在醫院領取免費藥品。
日常工作中,林丹蘋積極督促轄區患者按時服藥、領藥,主動為行動不便的患者送藥上門。
楊林橋鎮山大人稀,部分村落位置偏遠,出行不便的留守老人、殘障人員以及失獨家庭的就醫需求難以得到滿足。為解決這一難題,林丹蘋充分發揮自身職業優勢,參與成立縣內首支“綠馬甲”家庭醫生志愿服務團隊,牽頭制定《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實施方案》,帶隊入村入戶檢查家庭醫生簽約落實情況,保證每家每戶都完成家庭醫生簽約,都能享受到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履約服務。同時積極聯系上級專家、院內骨干醫生進村落開展醫療幫扶活動,打通服務群眾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全心全意為患者和群眾健康服務,是林丹蘋一直堅守的初心。加入政協這個大家庭后,她將行業優勢轉化為參政議政力量,為改善民生、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積極建言獻策。2023年,她以醫務工作者的身份和政協委員的視角,深入基層調研,收集社情民意,撰寫了《關于精神障礙患者管理的建議》等提案,受到了相關職能部門的重視,對精神障礙患者這一特殊人群管理起到了積極推進作用。
林丹蘋表示,因為她的工作關系,接觸老百姓的機會比較多,日常碰到一些問題,更容易聽到老百姓的聲音,責任比較重大。要把這個身份利用好,同時也要把政協委員的職責履行好。這既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責任。
(來源:秭歸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