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華屈氏第一村”推動鄉村文旅大發展
本網訊(記者 向小飛 通訊員 向斯祺)日前,湖北文化和旅游帶頭人支持項目入選名單出爐,秭歸縣歸州鎮萬古寺村黨支部書記屈家明申報的資助項目——“中華屈氏第一村”名列其中。
歸州鎮萬古寺村因屈原精神萬古流芳而得名,全村共有2200多人,屈氏后裔1300多人,占總人口的六成以上。2009年,秭歸縣委宣傳部與《三峽日報》社聯合在全國開展尋訪屈原后裔活動。
屈家明說:“通過尋訪,萬古寺村被確定為‘屈原故里屈氏第一村’,自此,萬古寺村深入挖掘傳承屈原文化,逐步明確了以‘五屈’為載體的發展思路。”
“五屈”文化工程,即“修屈院、續屈譜、供屈像、誦屈文、承屈風”。具體實施內容包括,屈子書院改擴建項目,打造集尋根問祖、屈原文化研學、愛國主義教育于一體的教育基地;建成屈原傳說非遺基地、薅草鑼鼓非遺基地和屈原故里龍舟基地,培養屈原傳說、峽江號子、薅草鑼鼓、地花鼓等各類非遺傳承人;連續舉辦“二月二 龍抬頭”龍舟節活動,展現屈原故里原汁原味龍舟文化習俗。
該村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全省生態村”“全省宜居村莊”“全省鄉村振興創建示范村”等多項殊榮。
2015年,萬古寺村舉辦“屈原老家尋根首摘”活動,從此每年到萬古寺村體驗臍橙采摘的游客絡繹不絕。中央電視臺也先后到萬古寺村拍攝《文化之約》《記住鄉愁:四季橙香 萬古流芳》《古韻新聲端午》和《山水間的家》等節目。
屈家明說:“中央電視臺4次聚焦萬古寺村,特別是《山水間的家》的播出,使萬古寺村‘中華屈氏第一村’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進一步提高。各地屈氏后裔紛紛到萬古寺村尋根問祖;很多游客多批次到萬古寺村旅游打卡,感受屈原文化,觀賞自然山水,品嘗秭歸臍橙,帶動了我們村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
2022年,萬古寺村旅游綜合收入超過200萬元。“中華屈氏第一村”項目入選全省文化和旅游資助項目后,將獲得全省專項資金支持,也將進一步推動該村文化旅游大發展。
屈家明表示,將進一步加大資金爭取力度,盡快建好屈子書院,爭取明年端午節對外開放;進一步完善龍舟基地配套設施,不斷滿足游客需求;進一步完善旅游設施,形成新的旅游打卡點;進一步開展村莊環境整治,彰顯萬古寺村宜居宜業宜旅的人文環境;傳承屈原精神,弘揚屈原文化,進一步擦亮“中華屈氏第一村”的金字招牌。
(來源:秭歸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