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產業振興實踐的“秭歸樣本”及其啟示
2023年2月6日—2月12日,武漢大學吳傳清團隊赴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開展為期7天的鄉村產業振興典型案例調研。2月13日,由武漢大學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辦的珞珈區域經濟學術沙龍2023年第2期成功召開,調研組成員分別就秭歸臍橙產業在產業推進思路、鄉村全產業鏈建設、科技興農、品牌建設、農村電子商務等方面的示范價值發表觀點。
吳傳清:秭歸臍橙產業振興發展實踐案例的“典型樣本價值”
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臍橙產業振興發展實踐案例,是一個相當成功的典型案例,具有諸多的“樣本價值”,值得深入挖掘總結、宣傳推廣。
1.秭歸臍橙產業振興發展實踐案例為鄉村產業振興、鄉村全面振興實踐提供了“典型樣本”。
秭歸縣是典型的山區縣、三峽庫區移民縣,受自然地理環境的制約,農業生產條件不優,甚至相當惡劣。
秭歸縣充分利用獨特的峽江氣候環境、國家三峽移民政策、華中農業大學和湖北省農學科學院的科技力量,加上地方政府的積極引導培育和精細化服務、山區農民的勤勞拼搏、市場主體的積極參與,經過多年發展,臍橙產業已發展成為秭歸縣“一業興百業旺”的“富民產業”。
秭歸縣臍橙產業的“產業振興”也大大地促進了“人才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組織振興”的協同推進,促進了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
2.秭歸臍橙產業振興發展實踐案例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實踐提供了“典型樣本”。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總方針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秭歸縣臍橙產業發展已呈現出如下的顯著特征:
——生產標準化、規范化和規模化(如:臍橙種植相關標準規范;標準示范果園建設等)。
——生產綠色化(如:減少化肥使用量;提高有機肥使用量;果品廢棄物循環利用等)。
——生產機械化(如:果品采摘環節的機械化;果品分選環節的機械化)。
——產業數字化轉型(如:生產環節的水肥一體化;果品采摘環節的數字化;果品分選環節的數字化;果品銷售環節的數字化等)。
——產業品牌化經營(如:區域公用品牌“秭歸臍橙”培育、宣傳和監管;企業品牌培育和宣傳;產品品牌的培育和宣傳)。
——產業融合化發展。即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全產業鏈建設。屬于第一產業的有:臍橙種養業。屬于第二產業的有:臍橙相關產品深加工業。屬于第三產業:臍橙科技服務業、臍橙商貿服務業、臍橙機械化生產服務業、臍橙電商服務業、臍橙物流業、臍橙快遞服務業以及相關觀光休閑旅游業、餐飲業等。
秭歸縣臍橙產業發展實踐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農業發展、數字鄉村建設、電子商務進農村、農產品出村進城、區域公用品牌運營監管等,提供了諸多可資借鑒的實踐經驗。
秭歸縣果農“富了口袋”的同時也“富了腦袋”,富民產業發展起來了,也促進了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社會治理建設。
3.秭歸臍橙產業振興發展實踐案例為“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提供了“典型樣本”。秭歸縣臍橙種植在江河谷地、高山上,不同的海拔高度種植不同果品。既堅持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又發展壯大了生態農業、特色農業,“發財樹、黃金果”,實現了“兩山”轉化,實現了生態產品價值。秭歸縣是名符其實的“兩山”實踐創新基地、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踐機制的示范區。
4.秭歸臍橙產業振興發展實踐案例為“城鄉融合發展”提供了“典型樣本”。秭歸縣臍橙產業發展,既帶動了農村經濟發展,也促進了城鎮經濟發展,農村經濟和城鎮經濟相關促進、協同發展。諸如:臍橙產業發展促進了縣城果品專業市場、電商集聚區等發展,推動了縣城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促進了縣城房地產業發展,推動了縣城生活性服務業發展;促進了建制鎮、集鎮農資銷售、電商服務等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
5.秭歸臍橙產業振興發展實踐案例為“服務型政府”建設提供了“典型樣本”。秭歸縣政府在臍橙產業發展實踐中,已構筑了縣——鄉鎮——村科技服務業體系;出臺了一系列標準、規范和激勵政策;積極促進臍橙“產業大腦”、“臍橙價格指數”等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等。“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形成合力,有力地推動秭歸臍橙產業快速發展。
6.秭歸臍橙產業振興發展實踐案例為“區域合作、共同富裕”提供了“典型樣本”。在臍橙產業發展實踐中,秭歸縣臍橙產業重點鄉鎮初步形成了差異化、特色化、集聚化發展的分工發展格局,在分工中也促進臍橙產業重點鄉鎮合作發展。
秭歸縣還在積極謀劃走出秭歸,和枝江市合作發展飛地經濟,依托臍橙發展生物醫藥產業。
秭歸縣地處國家三峽庫區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屬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秭歸縣已發展成為國內臍橙幼苗培育繁種高地,秭歸臍橙幼苗、秭歸臍橙種植技術已經“輸出”到湖北省巴東縣、興山縣以及重慶市奉節縣、云陽縣等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以臍橙幼苗、果農為媒介,促進了三峽庫區重點生態功能區縣產業合作。
此外,秭歸臍橙幼苗、秭歸臍橙種植技術還“輸出”到江西省贛州市、四川省遂寧市等地。
臍橙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了秭歸縣推進縣域內的“區域合作”和“共同富裕”。臍橙產業的“輸出”,也促進了更廣范圍內的“區域合作”和“共同富裕”。
鄧明亮:以新型工業化思維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秭歸模式”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秭歸縣按照“基地做綠、加工做深、龍頭做強、品牌做響、銷售做暢、鏈條做長”的思路,以新型工業化思維推進臍橙產業現代化發展,不斷推進臍橙產業產品特色化、生產標準化、營銷品牌化、主體法人化、全程綠色化、服務社會化,實現“農場變工廠、田間變車間、農民變工人”。2022年,秭歸臍橙綜合產值突破100億元,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31.36億元。“一業興帶百業旺”,秭歸臍橙產業已經發展成為帶動農民增收、推動農業增效、促進農村繁榮的特色產業,形成了以新型工業化思維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秭歸模式”。
一、挖掘比較優勢,推動產品特色化
立足獨特的峽江小氣候、富含磷鉀的有機質土壤,秭歸縣充分挖掘比較優勢,堅持錯位發展、差異競爭,以特取勝、以質取勝,走“特色路”、打“科技牌”,著力實現“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一是優化區域布局。根據海拔氣候特征和品種適應性,以350米、450米、600米為界,不同海拔種植不同品種,逐步探索出立體布局、帶狀分布的秭歸臍橙種植區域布局。二是加強品種選育。借助三峽庫區柑橘綜合試驗站、屈姑國際農業集團專家工作站等科研平臺,歷經院士專家、本土專家、企業家、科技示范戶等數十年探索,逐步實現春有倫晚、夏有夏橙、秋有九月紅、冬有紐荷爾,一年四季有鮮橙。
二、凸顯集約高效,推進生產標準化
以新型工業化思維、方法和標準引導臍橙產業生產,秭歸縣突出集約高效,著力推進臍橙產業生產標準化、規范化、規模化,不斷提升產業發展可控性、可測試性,全面提升臍橙產業綜合效益。一是不斷健全標準體系。通過制定《秭歸臍橙標準化果園認定辦法》《秭歸臍橙高品質栽培基地認定辦法》《秭歸精品柑橘園建設規范(試行)》《秭歸柑橘采摘技術規范(試行)》《秭歸柑橘商品化處理技術規程(試行)》《秭歸臍橙主要品種優質果品質量等級規范(試行)》等標準,為臍橙產業生產標準化提供科學依據和有效參考。二是加強園區示范引領。以“標準化臍橙園”“高品質栽培基地”為抓手,突出示范園(基地)的引領示范作用,帶動全域臍橙生產規范化、標準化。三是注重數字場景應用。積極對接數字鄉村建設,以智慧果園建設為抓手,推廣應用現代化分選設備、無人機、單軌運輸、水肥一體化等新設備,促進臍橙果園管理、果品運輸和篩選的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
三、突出市場引領,推動營銷品牌化
秭歸縣緊盯市場需求變化,不斷強化品牌意識,順應消費升級趨勢,運用現代營銷手段,積極打響品牌、拓寬渠道、搞活流通,秭歸臍橙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一是規范區域公共品牌。通過發布秭歸臍橙價格指數、規范產品包裝、辦好節慶會展等方式,不斷提升區域公共品牌知名度和認可度。二是扶持企業產品品牌。通過鼓勵各類經營主體申報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識保護產品等質量認證,支持企業產品品牌提檔升級,構建起秭歸臍橙產品品牌推廣體系。三是強化各類品牌保護。通過完善秭歸臍橙品質品牌溯源系統、實施秭歸臍橙品牌保護專項行動等,聯合執法查處假冒、以次充好等侵害違法違規行為,提升品牌意識,維護秭歸臍橙品牌形象。
四、探索組織創新,推動主體法人化
通過培育壯大龍頭企業,規范提升農民合作社,支持孵化家庭農場,秭歸縣臍橙產業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已初具規模。一是培育壯大龍頭企業。以屈姑集團為代表的龍頭企業,通過不斷推動標準化種植、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工業旅游、電商銷售有機融合發展,實現小生產與大市場有效對接、企業與農戶經濟共贏,成為秭歸臍橙產業的核心引領。二是規范提升農民合作社。通過組建運營農村專業合作社,廣泛帶動果農參與,不斷壯大集體經濟規模,成為秭歸臍橙產業發展的關鍵載體。三是支持發展家庭農場。通過引導和培育各類家庭農場,進行規模化、標準化、多品種種植,形成集育苗、種植、休閑采摘等于一體的家庭農場助農增收新模式,帶動果農致富增收,成為秭歸臍橙產業發展的重要主體。
五、堅持低碳環保,推動全程綠色化
秭歸堅持低碳環保、綠色引領,在臍橙種植、采摘、運輸、倉儲、加工、回收等各個環節,強化源頭管控、推行閉環治理,不斷轉變生產方式,保護生態環境,推動臍橙產業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一是加強綠色種植。秭歸逐步明確“好土種好樹、好樹成好園、好園出好果、好果出健康”的工作路徑,通過深入實施“肥藥膜三減”“增施有機肥及深翻改土”“綠肥+”“測土配方施肥”“肥水一體化”等措施的集成應用,嚴格臍橙種植投入品監管。二是深化綜合利用。在鮮果售賣的同時,秭歸積極開發橙果粒、橙粽、橙罐頭、橙餅、橙蜜餞、橙皮絲、橙茶、橙蜜、橙醋、橙酒、陳皮等系列“橙”品,將臍橙產業打造成一條“從花到果、從皮到渣、吃干榨盡”“零廢棄加工綜合利用”的全產業鏈,實現了生態產品價值的充分有效轉化。
六、深化三產融合,推動服務社會化
以臍橙鮮果種植為基礎,通過不斷拓展精深加工、拉長產業鏈條,培育新興業態、促進三產融合,秭歸臍橙產業逐步實現“在文化上有說頭、在景觀上有看頭、在休閑上有玩頭、在經濟上有賺頭”。一是產品精深加工。不斷探索臍橙新用途,積極引進精深加工企業,開發臍橙精深加工產品,已經形成橙類飲品(橙酒、橙醋、橙茶、橙蜜、橙啤酒等)、橙類休閑食品(橙蛋糕、橙點心、橙蜜餞、橙皮絲、橙皮丁等)、橙類日化用品(橙洗手液、橙香皂、橙牙膏、橙味用紙、橙味化妝品等)、橙類保健品(橙香囊、橙熏香、橙皮精油等)、橙類文旅產品(橙公仔、橙伴手禮等)、橙類美食(臍橙宴)、橙類城市文化元素(橙雕、橙公共設施、橙公共用品)等“七大類臍橙衍生品”。二是壯大電商物流。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為契機,從支持電商企業發展壯大到規范引導全民網絡直播、朋友圈帶貨,秭歸臍橙“今天在樹上、明天在路上、后天在舌尖上”,真正實現“數商興農”。三是促進文旅融合。充分挖掘梳理秭歸臍橙文化內涵,通過“臍橙+”模式,逐步探索出“臍橙+文化”“臍橙+旅游”“臍橙+康養”等新業態,以秭歸臍橙為核心,帶動全縣觀光農業、休閑農業、體驗農業、生態農業、文創農業快速興起,農家樂、鄉村民宿、研學基地、采摘園等逐步發展。四是探索用工模式。充分發揮秭歸臍橙產業發展技術和人才積淀優勢,圍繞農用物資、擴穴翻耕、施肥打藥、病蟲防治、修剪采摘、分選倉儲、物流配送、技術指導等新型服務需求,積極培育適宜臍橙產業發展需要的各類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探索出新型招工渠道、用工模式。
趙豪:鄉村全產業鏈建設的“秭歸樣本”
湖北秭歸享有“中國臍橙之鄉”的美譽。歷史悠久的文化底蘊、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院士支持的科技引領,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形成了秭歸臍橙產業發展的顯著特色。秭歸搶抓鄉村振興時代機遇,不斷完善全產業鏈,從種植端、加工端到服務端,柑橘產業體現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主要特征,典型經驗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重視打好“種植”牌
育種方面,在章文才教授、鄧秀新院士等科學家的技術支持下,秭歸柑橘不斷進行品種改良、選育良種,在不斷嘗試中實現了秭歸“春有倫晚、夏有夏橙、秋有九月紅、冬有紐荷爾”的獨特風貌。
種植方面,秭歸通過“全面施肥、全面刷白、全面翻耕、全面修剪、全面修剪”的“五全”管理方法進行科學種植。此外,還通過采用疏株間伐、“一果兩剪”、微潤灌溉、保花保果方式倒逼種植端提高標準化水平,努力提升果品品質。采取因地制宜、錯位種植、均衡上市策略,推行“四季鮮橙”方案。
2.重視打好“加工”牌
粗加工方面,秭歸各鄉鎮采取“鎮(鄉)企”合作模式,聯合建立高標準洗果廠,統一清洗、統一分揀、統一包裝,對臍橙進行粗加工。目前,秭歸高性能、無損傷、智能化的洗果廠達到74家。
深加工方面,秭歸積極引進以屈姑集團為代表的龍頭企業,通過招商引資,開展柑橘深加工企業、配套服務企業、配套產品加工企業等入園行動,形成深加工產業集群。通過柑橘精深加工綜合利用打造一系列產品,主要包括臍橙酒、臍橙醋、臍橙餅、臍橙粽等,并且大力支持臍橙向保健產品、美容產品、化工產品等不斷延伸,產品附加值不斷提升,實現了“從花到果、從皮到渣”的“零廢棄”綜合利用。
3.重視打好“服務”字牌
生產性服務方面,秭歸通過規范性管理向果農推廣有機化肥的使用,提供專業采果隊、“一果兩剪”、智慧農機、果園單軌(雙軌)運輸機、植保無人機等技術服務。秭歸采取“線下+線上”相結合的銷售模式,線下以龍頭企業為主體與水果批發市場主體對接,由點到線及面,將柑橘銷售至各級商超和直銷店,線上采用“微商+電商+龍頭企業”合作模式,催生了微商9100家,電商企業3500家,電商從業人員超過6萬人。秭歸以兩輪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為契機,積極引進以華維物流公司為代表的龍頭企業,不斷升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完善“縣鎮(鄉)村”三級物流體系。秭歸政府每年統籌不低于2000萬元財政專項資金用于支持柑橘產業發展。
生活性服務方面,秭歸大力推進文農旅體融合發展,重點促進屈原文化與柑橘文化相結合發展的模式,打造長江柑橘畫廊,以“中國橙谷•環吒溪湖”旅游區建設為重點,建成12個農旅融合基地,150條精品旅游線路,推出12個臍橙全宴菜肴。此外,秭歸依托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特色臍橙小鎮、滑翔訓練基地等平臺,不斷推進農文旅體融合縱深發展。
(來源: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