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看秭歸(一):逐綠前行 繪就生態新畫卷
本網訊: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秭歸實現深刻轉型的十年。十年來,秭歸譜寫了新時代的輝煌篇章,交上了一份非凡的歷史答卷。從今天起,本網推出系列報道《非凡十年看秭歸》,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秭歸十年來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的亮眼成就,進一步凝聚起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磅礴力量,以實際行動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今天推出第一篇《逐綠前行 繪就生態新畫卷》。
?。ㄓ浾?賈迪 鄒媛)一江碧水、兩岸青山、三峽畫廊、四季花果,秭歸處處是風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縣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力打造“三峽生態文明高地”,讓秭歸美起來、亮起來、富起來。
這十年,我們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山水林田湖草,讓秭歸美起來。
對長江干支流岸線、交通要道、宜林荒山荒地、露天廢棄礦山全面實施生態復綠和精準滅荒工程。今天,山上防護林、山腰經濟林、沿路景觀林,構筑起三道堅實的生態屏障,留住了秭歸的連綿青山。
對河道進行生態治理,加強生態堤防、生態護岸和生態廊道建設,打造綠色走廊、親水走廊、休閑觀光走廊,推動縣城園林化、鄉村田園化。昔日亂石荒灘的河岸重現“山青”風貌,變成一片片 “芳香”草灘。
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基本農田保護和水土流失治理,打造 “田成方、林成行、渠相通、路相連”的自然生態景觀,全縣45%以上的國土面積被劃定為自然保護區域。今天,滿目綠意的莽莽森林、罕見名貴的花草樹木、名目繁多的珍禽異獸……景景天然,般般美妙。一處處都是精美盆景的放大,一處處都是大千世界的濃縮。
這十年,我們一體化推進治水、治氣、治土、治城污染防治,讓秭歸亮起來。
打好碧水保衛戰。“縣鄉村”三級河長制使縣內135條溪河實現了管理全覆蓋;開展長江十年禁漁,上千名漁民全部上岸,捕魚人成了護漁員;全面開展庫區水面漂浮物清理,堅守住了三峽庫區清漂最后一道防線。推進船舶污染防治,免費接收、轉運、處置所有靠港、待閘船舶生活垃圾和污水,確保了一江清水浩蕩東流。
實施“藍天”工程。全面關停煤礦企業,全面淘汰燃煤鍋爐,強化餐飲油煙、渣土車專項整治,揚塵污染得到精細管控。大力推進清潔能源利用,公交、出租車新能源汽車實現全覆蓋,天然氣在城鄉家庭得到普及。實施 “以電代油”岸電工程,“錨地不再有噪音、船頭不再有黑煙、江面不再有油污”。
推進“凈土”工程。實現城鎮垃圾處理設施全覆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深入開展廁所革命,全縣改造無害化農村廁所改造6.6萬多戶;啟動農村面源污染防治項目,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6.89%,開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水肥一體化、山區“果-沼-畜”模式,農業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
這十年,我們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讓秭歸富起來。
秉承綠色發展理念,走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今天的秭歸,低山柑橘,中山茶葉、核桃,高山蔬菜、中藥材,遍地都是小水果,100多萬畝林果產業,成為全縣人民的錢袋子。
一江碧波蕩漾,兩岸臍橙飄香,秭歸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四季鮮橙”基地。一橙帶動百業興,從一個鮮果走天下到一個產業鏈闖世界,秭歸臍橙引領著一個百億產業巨輪徐徐啟航。
【短評:逐綠前行 繼往開來】
過去十年,秭歸逐綠前行,繪就了生態新畫卷。當前,宜昌發出“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動員令,提出形成連通“秭歸—市區—宜都—枝江”的最美風景道。這是市委賦予秭歸的重大使命,也是秭歸人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
未來十年,秭歸更應當好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趕路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堅持夯基壘臺,不斷完善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打通“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雙向轉化通道,推動在以綠色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
逐綠前行,繼往開來。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沿著“三峽生態文明高地”的目標篤定前行,秭歸生態文明建設的故事一定會越講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