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優做強超低溫閥門 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網訊(記者 向曉飛 通訊員 周偉丹)委員興則政協興,委員強則政協強,政協委員是人民政協履職主體,為充分彰顯政協委員履職風采,鼓勵委員繼往開來、不負使命,本網推出系列報道《履職為民 奉獻屈鄉》,今天推出第一期。近年來,湖北泰和石化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章文忠,帶領科研團隊自主研發超低溫閥門技術,攻克了多項歐美國家“卡脖子”技術,填補了國內大口徑高壓力超低溫閥門空白,助力秭歸經濟高質量發展。
日前,記者在公司生產車間看到工人們正利用數控設備車、鉆、鏜、磨、裝配、檢測及低溫處理,生產過程非常忙碌。由于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大型國有企業在公司訂購的7億多元超低溫閥門需要按期交貨,章文忠不時在車間督辦生產,叮囑工人要精益求精,還要提高生產效率。
據了解,章文忠是浙江溫州人,致公黨黨員,市、縣政協委員。章文忠曾在英國一家生產超低溫閥門產品的公司任技術總監,積累了一系列超低溫閥門技術。2007年,章文忠在秭歸創立了湖北泰和石化設備有限公司,致力于超低溫閥門產品的技術研發和生產。他說,“我對中國閥門市場進行了充分的考察調研,深刻認識到中國超低溫閥門的生產及配套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太大,導致國內超低溫閥門只能依賴進口,始終被國外廠家‘卡脖子’。我覺得,外國人能夠做到的,中國人也一定能夠做到,所以我就決定成立制造超低溫閥門的公司,組建強有力的研發團隊,開展技術攻關。”
章文忠高度重視科技興企,長期與蘭州理工大學、長江大學等高校進行產學研合作,組建了專業研發團隊,成立了“湖北省LNG超低溫流體過程控制技術研發中心”,校企共建了3個實驗室,還成立了“宜昌市深冷低溫閥門工程技術中心”,還在德國法蘭克福成立了“超低溫閥門研發中心”。多個技術研發平臺發揮了技術優勢,成功申報了專利100多項,獲得專利證書69項,其中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64項。
由于國內生產超溫閥門的基礎材料與歐美制造強國相比差距很大,必須開展技術攻關補短板。章文忠帶領研發團隊,歷經8年時間的潛心鉆研,從材料的處理、焊接、裝配等很多流程都開發了獨有的新工藝方案。經過上百次的研發試驗,用相變補償技術、冷處理工藝技術、焊接工藝技術來彌補國內基礎材料的不足,破解了歐美超低溫閥門制造的弊端,進一步優化了工藝流程,將超低溫閥門做得比歐美產品性能更好。
2015年,章文忠的研發團隊全面攻克了大型超低溫高壓高磅級閥門的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出20多項新產品和流體控制等核心技術,實現了超低溫閥門產品國產化批量生產。不僅打破了西方國家的技術壟斷,還因生產的超低溫閥門性價比更高,質量更好,順利出口到歐美等制造強國。
2016年以來,湖北泰和石化設備有限公司先后成為“全國工業超低溫閥門技術中心”、省支柱產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省知識產權銀獎企業、省上市后備“銀種子”企業、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章文忠本人不僅獲評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高級經濟師,還先后被授予“國家創新創業人才”“國家特支人才”“國家科技專家庫專家”“省政府專項津專家”等榮譽稱號。
2021年,湖北泰和石化設備有限公司在國內細分市場替代進口低溫球閥中的占有率達63%,低溫蝶閥中的占有率達79%,位居全國第一。2021年,公司生產閥門產品8558件,實現產值1.21億元,上繳稅金1500萬元,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了貢獻。
章文忠說,“政協委員是榮譽,更是責任。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我不僅要把企業發展好,為全縣實現‘三個倍增’,打造‘五個高地’獻計出力,還要履行社會責任,彰顯新時代民營企業家的使命擔當,努力做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推動者,真正做到‘履職為民,奉獻屈鄉’。”
(來源:三峽秭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