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隆重開幕
本網訊(記者 宋黎立)11月18日上午,政協秭歸縣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開幕。肩負著全縣人民的重托,新一屆縣政協委員將充分行使人民政協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神圣職能,圍繞全縣中心工作,共商高質量發展大計。
縣委書記、縣長楊勇,縣委副書記顧鵬飛、張學書,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鄭之彪到會祝賀,并在主席臺前排就座。十屆縣政協主席尤慶虎、縣政協副主席鄭禮昌、向鋼、王功高,縣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執行主席王華、李瑜、邵淑巖、張峻峰、王芳在主席臺前排就座。縣委常委劉云、李躍、宋俊華、李資湖、李瑩、譚健康、楊衛海、余志紅,縣人大常委會、縣政府、縣人武部、縣人民法院、縣人民檢察院、開發區管委會、物流園管委會領導同志、縣老領導代表出席開幕大會并在主席臺就座。
會議應出席委員168人,實到153人,符合《政協章程》規定。
王華主持會議并宣布大會開幕,全體起立,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楊勇代表中共秭歸縣委在大會上致辭,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說,過去的五年是秭歸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五年來,十屆縣政協在縣委的領導下,堅持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政協工作的各領域、全過程,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履職基本遵循,始終做到在大局中定位,在大局下行動;堅持把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擺在突出位置,聚焦推動秭歸高質量發展,建真言、謀良策、出實招;堅持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推動惠民便民舉措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堅持開拓創新,政協工作特色鮮明、亮點紛呈,在全國有聲音,全省有影響,全市居前列。尤其是創新開展的“村落夜話”為全省政協“協商在一線”試點創造了可復制可借鑒的秭歸經驗,也成為助力全縣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重點工作推進的有效方法,經驗彌足珍貴;堅持不斷強化自身建設,力求政協工作符合社會發展要求、更具時代特色,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為秭歸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對于縣十屆政協的工作,縣委是十分滿意的,也是充分肯定的。他代表中共秭歸縣委,向全縣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向工商聯和各民主黨派人士以及全體政協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向離任的十屆縣政協委員和即將離開政協領導崗位的各位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楊勇指出,剛剛閉幕的縣第十五次黨代會全面回顧總結了縣第十四次黨代會以來五年的工作,描繪了“實現三個倍增、打造五個高地,奮力開啟秭歸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發展藍圖,部署了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務。新目標、新征程,迫切需要聚萬眾之心、納各方之策、舉全縣之力、集各方之智,匯聚加快發展的強大正能量。希望縣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堅定共同的政治理想和追求,緊緊圍繞縣委工作目標和要求,不忘初心履好職,牢記使命盡好責,努力在新的奮斗征程中展現政協新擔當、彰顯政協新作為。
就做好新一屆政協工作,楊勇強調,一要旗幟鮮明講政治,始終保持堅定的政治定力。二要服務大局講擔當,全面激發蓬勃的履職活力。三要凝心聚力講團結,不斷凝聚奮進的磅礴偉力。四要改革創新講質效,不斷積蓄強勁的不竭動力。
尤慶虎代表政協秭歸縣第十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報告過去五年工作。尤慶虎說,過去的五年縣政協工作成果豐碩、亮點紛呈,在全國有聲音、全省有影響、全市有地位。一是打造了基層協商品牌,二是拓展了委員履職平臺,三是強化了政協黨的建設,四是開創了宣傳信息工作新局面。在新征程上,要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堅持維護核心、圍繞中心、凝聚人心,全面加強政協政治建設、能力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不斷開創新時代秭歸政協事業新局面。一要把牢政協根本,堅定履職方向。二要履行政協職能,推進協商民主。三要發揮政協優勢,服務基層治理。四要彰顯政協作為,促進民生改善。五要體現政協特色,匯聚發展偉力。六要提升政協效能,加強自身建設。
受政協秭歸縣第十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托,邵淑巖向大會報告縣十屆政協提案工作情況。
(來源:三峽秭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