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政協:進園區 聯企業 助實體經濟
走進湖北泰和石化設備公司,只見大大小小的閥門整整齊齊堆滿了整個車間。車輪飛舞、火花四濺,工人們正加班加點趕制產品。因為訂單催得急,所有生產線全部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 該公司一直致力于高端閥門的核心技術研究,生產的超低溫球閥、超低溫蝶閥不僅在國內細分市場占有率達到了52%和55%以上,還出口德國等歐洲制造強國。 因為疫情,西班牙、意大利、德國等高端閥門主產國制造業受到影響,導致閥門進口出現問題。在中國,目前唯一能承擔訂單的只有泰和。
湖北泰和石化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章文忠:“疫情期間,我們沒有外銷人員的情況下,增加訂單2400多萬元,目前在排的訂單將近有7000萬元。 ”
不斷增加的訂單對泰和來說是機遇,但資金不夠、產能不足、人才欠缺等問題又制約著泰和發展。章文忠說,泰和是一家高技術企業,可抵押物很少,貸款難,但它資金需求量又很大。同時,泰和的生產專業性強,大眾化的技術難以勝任,去年引進的5名碩士至今還擠在一起。由于產能有限,加之訂單不斷增加,公司不得已在宜昌伍家崗租用廠房臨時過渡。章文忠說:“我希望有比較合理的、科學性的渠道能給予泰和一定的支持,讓它盡快進入快車道。”
面對泰和千載難逢的機遇和目前的境況,調研組認為,泰和發展成績喜人,為統籌疫情防控和高質量發展樹立了典范。希望泰和以人才為核心,加快科技研發;以管理為抓手,進一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以上市為突破口,解決融資難,努力打造中國最大超低溫閥門企業。
調研組又到宜昌華維物流、湖北江銘建設、秭歸泗溪生態風景區、湖北豐辰等企業進行了調研。本次活動共分6個組,40多名駐秭省、市政協委員及縣政協委員參加,走訪調研了54家企業,涵蓋物流、電商、旅游、建筑、醫藥、商貿、酒店、工業生產等領域。調研活動堅持“情況在一線掌握、問題在一線解決、矛盾在一線化解、穩定在一線加強、成效在一線體現”的原則,對企業的困難和建議,組織政協委員、相關部門負責人現場回應。
在華維電商產業園走訪調研中,調研組發現,目前電商企業缺少流動資金且融資難、融資貴。針對這一情況,縣政協迅速與縣人社局和興福村鎮銀行聯系,召開座談會,為銀企合作牽線搭橋,為企業融資排憂解難。興福村鎮銀行董事長現場表態:一是對華維物流進行綜合擔保授信1000萬元,入駐華維產業園的電商企業可以通過華維物流擔保綜合授信;二是降低信貸門檻,推出適用秭歸電商的50萬元以下的貸款產品;三是針對秭歸電商企業需求,在同類信貸產品基礎上,下調貸款利率一個點;四是提高辦貸效率,爭取在5個工作日內發放貸款。
在湖北金民纖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調研中,針對企業的困難和要求,縣政協聯系協調開發區管委會、稅務、電力、殘聯、就業、醫保等部門,及時解決了企業納稅信用等級評價、電費緩繳、安置殘疾員工獎勵資金兌現、失業培訓補貼、醫保優惠政策、水渠恢復和職工安全飲水等問題。 疫情使秭歸實體經濟遭受重大損失,面臨的困難也是前所未有,參加活動的政協委員深切感受到了實體經濟面臨的困難和困境,也進一步增強了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縣政協委員向士紅:“通過這次走訪,我們確實看到秭歸縣有踏踏實實做企業的人,同時也看到了秭歸縣有非常好的朝陽產業。企業面臨困難,希望政府高度重視,認真深入企業調研,破解難題,讓它們走出困境;認真培育,讓它們逐步擴大,做優做強,成為秭歸縣的支柱產業。”
市政協委員王鋒:“這些企業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很多困難并且把人員、生產都抓得很好,這讓我感覺到有信心。不管是從企業的精神面,還是從職工的精神面,都讓我們感覺到有希望。建議政府對在秭歸踏踏實實做企業的人能夠給予政策上的扶持,同時能夠給予資金上的支持,讓這些企業能夠走出困境。”
政協委員建議,強力推進“雙百活動”,建立一企一策臺賬;千方百計爭取政策、資金支持,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積極支持建筑行業發展,打造百億建筑產業;搭建授信擔保融資平臺,助推電商企業發展壯大;完善人才引進優惠政策和職業技能培訓機制;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來源:三峽秭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