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歸建筑業:溫故工匠技能 打造百億產業
本網訊(記者 陳曉燕 宋黎立 通訊員 聶爽 袁學梓)7月15日,秭歸縣建筑業職業技能大賽在茅坪金缸城新區人民醫院、金鼎豪庭項目工地舉行。這已是該縣舉辦的第三屆建筑業職業技能大賽,比拼的不僅僅是速度和精度,更是溫故工匠技能、提升行業素質,為打造建筑業百億產業奠定堅實基礎。
比賽現場,來自全縣39家建筑企業的117名建筑工人,分別參加了焊接工、起重工、砌筑工、抹灰工4個項目的角逐。焊接比拼的是焊縫平滑、接點零瑕疵;起重工講究起吊平穩、落地精準;砌筑工看誰技能嫻熟、配合默契;抹灰工一招一式,最見真功。各賽場緊張激烈。
一對夫妻搭檔參與的是砌筑工比賽,他們要在兩小時內,完成近4平方米的隔斷墻砌筑。只見丈夫李新華眼到手到,鋪漿、砌筑、找平;妻子胡菊眼疾手快,提灰、勾縫、清掃,夫妻二人配合得天衣無縫。胡菊說,他們來自歸州鎮萬古寺村,在匯宜建筑公司從事砌筑工多年,每年都有十幾萬元的收入,正是憑著這身技術,他們已在縣城買房、購車,撐起了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而在全縣各建筑工地,像他們這樣的夫妻搭檔隨處可見,僅參加此次砌筑工比賽的12組選手中,就有3組是夫妻檔。作為公司的砌筑工骨干,胡菊夫妻倆已連續參加了三屆比賽,雖然每年都會斬獲榮譽,可對于參賽的意義,他們有著自己的理解:“還是有意義,像以前在公司的話,自認為做的是蠻好的,結果一參加比賽呢,還有人做得更好。所以搞這一行要時常參加這樣的比賽,向別人學習取經;技能好的話,到哪里都不怕沒有事做,靠這個撐起一個家。”
縣建筑業協會負責人表示,舉辦技能競賽主要是為了提升工人的職業技能素質,穩固工匠精神的傳承,為老百姓住上質量好的房子盡獻自己的能量,為秭歸縣打造建筑百億產業貢獻自己的才華。
在秭歸縣,直接從事建筑業的人員超過3萬人,整個行業撐起的不僅是一個個像李新華、胡菊夫婦這樣的幸福小家,更是提升廣大群眾居住品質、促進秭歸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來,伴隨著城市骨架拓展延伸、房地產業蓬勃發展,全縣建筑企業發展至50家。目前,共有55個建筑工地,總建筑面積達82萬平方米,年產值超60億元。去年建筑施工企業上繳稅收1.3億元,秭歸建筑業規模已穩居全市前列。
今年,縣委、縣政府明確提出打造“百億建筑產業”的發展目標,將采取一系列強化措施,帶動秭歸建筑業步入全省第一方陣。通過舉辦這些活動,來展現建筑企業的形象,提升一線建筑工人的技能水平,提高社會對建筑企業、建筑工人的認可度,全面提升縣內建筑企業的綜合實力,為企業走出去發展、融入央企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實現建筑業強縣、實現百億產業目標努力奮斗。
(來源:三峽秭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