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動復工復產 有力保障脫貧攻堅
在九畹溪鎮峽口村,村里的扶貧車間最近是24小時不停工,工人們甚至需要通宵制茶才能滿足訂單需求。
李承華是2015年來這個扶貧車間工作的。茶葉上市旺季,他一個月能掙6000多元。除此之外,他還有6畝茶園,每年賣茶葉鮮葉到茶廠,還能收入1萬多元:“我現在把房子都建在公路邊上,離茶廠很近。姑娘大學畢業了,我2018年就脫貧了。”
受疫情影響,峽口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王繼剛錯過外出打工的最佳時機,家人建議他到這個扶貧車間務工:“因為父親常年生病,母親身體也不好。家里還有兩個孩子,大的在上學,小的才幾個月,自己也是一名殘疾人。九畹絲綿茶廠給我一個機會,我在這里上班掙錢,還能夠照顧家里。”
九畹絲綿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龔萬祥:“今年我們公司嚴格落實防疫各項措施,3月初就復工了,吸納周邊100多個村民在車間務工,其中有4名技術員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周邊6個村3000多戶參與采茶、賣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00多戶,戶平增收4000元。”
郭家壩鎮康源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車間最近也開始滿負荷運轉。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顏會英正在車間和其他村民一起分揀中藥蒼術。她家兩口人,老伴兒因類風濕常年吃藥,需要人照顧,家里種了4畝柑子,她已經在這里打工十幾年了,一個月能掙兩千五六百元左右,也能照顧到家里。
康源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郭從奎:“我們合作社車間常年吸納周邊村民40多人參與務工,輻射帶動周邊6個鄉鎮1300多戶發展中藥材,其中貧困戶152戶,戶平可增收3000元。”
截至目前,全縣2020年用于脫貧攻堅鞏固提升項目311個已啟動201個。18家扶貧車間現已全部復產,吸納貧困勞動力199人。
縣委副書記、縣長楊勇說:“目前,秭歸縣在做好防疫防控安全措施的前提下,通過簡化項目的審批程序、做好項目資金統籌和服務工作,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推進扶貧車間復產。扶貧車間或專業合作社能引導和推動更多的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讓貧困勞動力在家門口從事種植、養殖、農產品包裝加工等生產勞動獲取報酬,實現穩定增收脫貧。”
(來源:三峽秭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