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雷速度”彰顯中國力量
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建成并正式交付,武漢版“小湯山”醫院十天之內“拔地而起”。此外,雷神山醫院正在加緊建設中。火速出擊、雷厲風行,在這場與疫情爭分奪秒的“戰役”中,“火雷速度”再次震驚世界。
速度背后是一種制度的力量。黨中央果斷決策,各地物資迅速聚集,多個部門緊密配合。國家發改委緊急下撥3億元,專項補助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項目建設;中央和地方企業紛紛支援前方,上萬名建設者、上千臺機械設備爭分奪秒奮戰一線。經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批準,軍隊抽組1400名醫護人員承擔火神山醫院醫療救治任務。“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凝聚起磅礴力量。
速度背后是一種信念的力量。大年三十,眾多的建設者放棄與家人團聚,不顧風險逆行回漢,參與火神山醫院的建設。不少黨員干部沖在第一線,“跟我來”、“讓我上”,齊心協力,共克時艱。一天24小時滿負荷運轉,見證了什么是和疫情賽跑的“火雷速度”。“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信念,讓他們勇往直前。
速度背后是一種科學的力量。效率不是一味求快,而是設計科學、配置優化,采用行業最前沿新技術,廣泛應用新材料。既保證效率,又保證質量。既嚴防污染周邊環境,也嚴格控制院內交叉感染。
速度背后是一種團結的力量。“一天一個變化”的施工效率,凝聚的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民族情感。數千萬網友通過網絡,當起了“云監工”,深夜盯著火神山雷神山直播。全國各地的網友隔著屏幕為武漢加油,他們和武漢人民同在,共同見證著,也共同祝福著。
在中國民間神話里,火神、雷神是驅疫逐瘟的神靈。在現實中,中國力量使得火神山醫院快速完工,在武漢抗擊疫情主戰場打下第一個攻堅戰。這種力量讓全國人民凝聚起不勝不休的信仰之火,必將照亮黑暗、驅走病魔。這種力量,更讓國際社會看到中國遏制疫情的決心和信心,彰顯了中國人對生命的敬畏。這種力量,練就了“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能力,鑄就了順境不驕、逆境不餒的定力。萬眾一心,我們并肩戰斗;陰霾散盡,守望春暖花開!
武漢加油!中國必勝!
來源:長江云